[实用新型]一种防静电离子风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2487.6 | 申请日: | 2013-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4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黄少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景曜防静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F3/06 | 分类号: | H05F3/0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边晓红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离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静电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防静电的离子风嘴。
背景技术
工业静电是生产、储运过程中在物料、装置、人体、器材和建筑物上产生和积累起来的静电,静电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例如可能因静电火花点燃某些易燃物体而发生爆炸。现有很多流水线上都采用离子风机或者离子风嘴等防静电设备来中和产品中的静电,离子风机体积较大,一般放置在工作台上,连续吹送带正负离子的风,而离子风嘴类似枪状,可以手握控制吹送离子风。无论是风枪还是风嘴其利用的都是使用220V市电通过变压器后整流,吹送正负离子风,但离子风机体积大,不易手动操作,离子风枪需要工作人员手持工作,并且其重量较大,长时间把持会很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静电离子风嘴,其体积小,持拿方便,其出风嘴设置的气管可以自由更换,气管的出风的通孔能够改变出风方向,方便使用人员操作。
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防静电离子风嘴,包括外壳、电路板、针架座、离子针、风嘴和调压阀,所述的外壳内设置所述的电路板,在所述的电路板的上方水平设置所述的针架座,所述的针架座的一端设置所述的调压阀,另一端水平设置所述的离子针,所述的离子针外设置离子针护套,该离子针护套外套有风嘴,所述的风嘴的端部设置出风嘴。
优选地,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插座,所述的插座与所述的电路板的电源端连接。
所述的外壳设置上盖和底板,所述的外壳、上盖、底板和针架座之间构成一隔离的空间,在该隔离的空间内设置所述的电路板。
优选地,所述的出风嘴设置一气管。
优选地,所述的管道设置若干通孔。
优选地,所述的电路板设置降压线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降压线圈对市电降压,通过线圈改变频率,使其体积相比以往的离子风机小,电路板被隔离,有效保护电路。其次在出风嘴处设置气管能够有针对性地对产生静电的位置进行除静电的动作,气管的通孔改变了出风嘴吹出离子风的方向。工人手持本结构可以更加轻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 、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图与凹口的放大俯视图。
图中1、上盖;2、针架座;3、离子针;4、风嘴;5、离子针护套;6、出风嘴;7、外壳;8、电路板;9、底板;10、调压阀;11、气管;1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静电离子风嘴,包括外壳7、电路板8、针架座2、离子针3、风嘴4和调压阀10,所述的外壳7内设置所述的电路板8,在所述的电路板8的上方水平设置所述的针架座2,所述的针架座2的一端设置所述的调压阀10,另一端水平设置所述的离子针3,所述的离子针3外设置离子针护套5,该离子针护套5外套有风嘴4,所述的风嘴4的端部设置出风嘴6。
优选地,所述的外壳7上设置插座,所述的插座与所述的电路板8的电源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外壳7设置上盖1和底板9,所述的外壳7、上盖1、底板9和针架座2之间构成一隔离的空间,在该隔离的空间内设置所述的电路板8。
优选地,所述的出风嘴6设置一气管11。
优选地,所述的管道设置若干通孔12。
优选地,所述的电路板8设置降压线圈。
本实用新型通过插座与将市电与电路板8连接,离子针3放电后,压缩气体通过调压阀10充入针架座2,针架座2上离子针3周围产生的正负离子就通过压缩气体进入气管11并从通孔12吹出,操作人员手持外壳7可以轻松持拿,另外由于电路板8是隔离的,工人人员无需担心触电漏电,并且能有效保护电路板8,另外气管11和出风嘴6是能够拆卸的,可以更具需要更换不同的气管11,例如需要头部吹出离子风,可以无需安装气管11,或者选择通孔12在端部的气管11。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景曜防静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景曜防静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24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