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纺编织复合土工布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2138.4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6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洪星;林进兵;吴连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春燕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12 | 分类号: | B32B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刘忠祥 |
地址: | 224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织 复合 土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工织物, 尤其涉及具有无纺、编织复合性能的土工布。
技术背景
土工布在土壤、岩石、泥土等基础建设工程中具有防护、加筋、隔离等多重作用;能有效增强土体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巩固建筑的稳定性,改善土体质量。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堤岸、土石坝及机场的工程施工中。
土工布按织物结构分为无纺土工布和编织土工布两种。无纺土工布是由长丝或短纤维经无纺设备和工艺铺排成网状,经过针刺等工艺让纤维间相互交织在一起、相互缠结固着成布状织物。无纺土工布具有很好的织物间隙、附着点,使得无纺土工布有一定的透水性和变形适应能力;因为无纺土工布表面柔软并有很多间隙使其有很好的摩擦系数能够增加土粒等的附着力。但无纺土工布的抗拉、抗撕裂强度不足,难以承受土体对其的张拉和撕裂,也不能承受水体的直接冲刷。编织土工布是由至少两组经向扁丝和纬向扁丝交织在一起而成布状编织物,它可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编织成不同的厚度和密度。编织土工布具有很好的抗拉强度和结构稳定性,多应用于土工工程项目的加固增强,但泥沙很容易渗入编织土工布的经纬纱间隙,过滤排水性能差,而且土粒的附着力不足。因此不管是无纺土工布,还是编织土工布都有着其自身的不足,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不能适应多施工条件和建筑环境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有较好透水性和土体附着力,又具有很好抗拉强度和结构稳定性的无纺编织复合土工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无纺编织复合土工布,所述土工布具有层状结构,该层状结构包括相互粘合的编织层和无纺层;编织层的侧边从无纺层的侧边沿宽度方向延伸形成缝接重叠边,在无纺层的侧边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针距标尺。
所述无纺层的无纺土工布层厚为1—5mm;所述编织层的编织土工布层厚为0.5—2.5mm。
所述缝接重叠边的宽度为10—30mm。
在上述结构中,由于该复合土工布采用相互粘合的编织层和无纺层的层状结构,这种复合结构既利用无纺土工布良好的过滤透水性和附着性能,具有很好的平面排水能力和附着能力,有效阻止细小颗粒的流失,同时又排防多余水份;又利用编织土工布层高抗拉强度、低延伸率和稳定性能,发挥其加固增强、平面隔离和保护功能。因此该复合土工布同时具有了增强加固、隔离防护、排水透水的作用,是一种多功能、适应范围更加广泛的土工复合材料。又由于在编织层的侧边设有缝接重叠边,便于在大面积使用土工布时能按照实际使用需要进行缝接,而不影响土工布的实际使用效果。还由于在无纺层的侧边设有针距标尺,这就可以在土工布铺设时按施工要求和标准进行缝制针距的控制和把握,以保护土工布的缝接强度,避免缝制连接处的撕裂,从而提高了土工布的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无纺编织复合土工布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纺编织复合土工布一种实施方式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编织层、2—无纺层、3—缝接重叠边、4—针距标尺。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所示的无纺编织复合土工布中,该复合土工布采用层状结构,该层状结构包括相互粘合的编织层1和无纺层2。编织层1的编织土工布以聚丙烯或丙乙纶扁丝为原料,按经纱与纬纱交织在一起织成布状,使之在经向和纬向均具有较好的抗拉强度和织物稳定性,该编织层1为0.8mm,也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在0.5—2.5mm中选择确定,或按其单位面积的克重确定。无纺层2采用短丝纤维无纺土工布,它是以合成短纤维通过刺成的透水性织物,该织物具有柔软、丰满、厚实的布状特性,其厚度为1.5mm,同也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在1—5mm选择其厚度,或按其单位面积的克重确定。
在复合土工布的宽度方向,编织层1侧边间宽度宽于无纺层2的宽度,两边单侧宽度差为缝接重叠边3的宽度;即编织层1的侧边从无纺层2的侧边沿宽度方向延伸形成缝接重叠边3,该缝接重叠边3的宽度为20mm,当然也可以在10—30mm中选择其宽度。在无纺层2的两侧边均沿长度方向均设置有针距标尺4,该针距标尺4在缝制连接各土工布时,用以确定其缝制针距和密度,以保证其缝接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春燕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春燕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21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转印模内装饰品
- 下一篇:一种模内注塑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