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儿童折叠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1941.6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8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刘希昌;吕云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B62K9/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6600 山东省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儿童 折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儿童折叠车,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姿态可自由变换的多功能儿童折叠车。
背景技术
童车,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锻炼、娱乐工具,深受各年龄阶段儿童的喜爱。童车以三轮形式的最为普及,因为三轮形式的童车稳定性最好。儿童车有站式滑板车、坐式三轮车等类型,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喜好好来选取。
现有童车基本上只有一种结构形态,不能根据儿童的喜好而自由变换。这样,儿童想要获取不同的童车,必须购买多辆儿童车才能实现;这不利于原料、能源的节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姿态可自由变换的多功能儿童折叠车。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儿童折叠车,包括前车轮、两个后车轮、横梁、竖梁、座椅以及与前车轮相固定的前轮架,前轮架的顶端设置有车把,两个后车轮分别连接有第一后轮架和第二后轮架;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横梁的前端通过连接板固定于前轮架上,竖梁的中央开设有与横梁的后端相配合的通孔;连接板包括与前轮架相配合的套筒以及与横梁相配合的变位槽;第一后轮架与竖梁的一端通过第一变换杆相连接,第二后轮架与竖梁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变换杆相连接;第一变换杆和第二变换杆的两端均为万向节连接结构,第一变换杆和第二变换杆的中央开设有相配合的卡槽;第一后轮架和第二后轮架通过连接套相固定。
前轮架、第一后轮架、第二后轮架分别实现前车轮和两个后车轮的固定和支撑作用,并保证前后车轮的自由转动;通过改变套筒在前轮架上的位置,可实现横梁和竖梁的升降,以改变折叠车的高度。连接套可将第一后轮架和第二后轮架固定在一起,第一变换杆通过万向节将第一后轮架与竖梁一端连接在一起,第二变换杆通过万向节将第二后轮架与竖梁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这样,当第一变换杆与第二变换办处于基本平行的状态时,折叠车处于最高位置状态;当第一变换杆与第二变换杆处于交叉状态时,折叠车处于最低位置状态,可用作站式滑板车或坐式滑板车。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儿童折叠车,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连接板分为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两部分,上连接块上设置有用于容纳下连接块的空腔;横梁的前端设置有分别与变位槽、连接孔相配合的两个连接轴。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儿童折叠车,所述第一后轮架和第二后轮架上均开设有用于调节两后车轮之间距离的轴孔。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儿童折叠车,所述前轮架上设置有用于对套筒进行固定的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儿童折叠车,通过简易地改变第一变换杆和第二变换杆的位置状态,即可将折叠车呈现出最低、最高不同的状态,其可作为正常的脚踏三轮车、站式滑板车或坐式滑板车来使用,更能满足不同喜好和各年龄段的需求,儿童动手改装适合于自己的车型,培养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增加乐趣和满足感,在玩乐的同时也是一种身体运动锻炼。
附图说明
图1、图2和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折叠车在最高状态下主视图、俯视图和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折叠车左视图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折叠车第一变换杆、第二变换杆即将旋转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折叠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折叠车变为站式滑板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折叠车在站式滑板车状态下的局部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折叠车在坐式滑板车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图11、图12分别为最高状态、站式滑板车、坐式滑板车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前车轮,2后车轮,3前轮架,4连接板,5横梁,6竖梁,7第一变换杆,8第二变换杆,9第二后轮架,10第一后轮架,11座椅,12车把,13储物盒,14卡槽,15连接套,16限位孔,17踏板;3-1限位块,4-1上连接块,4-2下连接块,4-3变位槽,4-4连接孔,4-5套筒,5-1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学院,未经滨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19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大工业厂房室内环境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清管球接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