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钛管矫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1842.8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5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刚;吕伟青;章建国;凌志雄;唐瑞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中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10 | 分类号: | B21D3/1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1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矫直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管材矫直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钛管矫直机。
背景技术
在大口径薄壁钛管生产成型后,因经过后续的诸如轧制和热处理等工序,因此往往会产生不希望出现但又不可避免地出现的弯曲变形,采用矫直机进行矫直是目前通用的做法,但是由于钛管的壁厚相对于其它钢管如不锈钢管而言较为薄,因此如果采用对钢管进行矫直的矫直机,那么易出现矫瘪、压伤等的现象,即引发二次伤害而影响钛管的最终成材率。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关于管材矫直机的技术信息,略举的专利如授权公告号CN2075113U(313钢管矫直机)、CN201552211U(一种用于矫直机的导入辊装置)、CN201711391U(矫直机)、CN201760476U(小型钢管矫直机)、CN202447433U(一种管材矫直机)和CN202741492U(钢管矫直机),等等,并非限于例举的这些专利方案对于设计结构合理的钛管矫直机并无借鉴意义。
典型的专利如CN202239084U推荐的“一种钢管矫直机”,该专利的技术要点是将容易产生热量的电机移至机外,以便热量直接向外界散发,防止设备过热损坏而耽误矫直工作(说明书第0008栏和0014栏),尤其,该专利方案对于大口径薄壁钛管的矫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客观上存在以下缺憾:其一,由于管子支承机构(专利称支撑架)以不可移动的方式对应于液压缸的下方,因此对于管子(专利称工件)的长短变化具有挑剔性;其二,由于当管子置于支撑架上后,在管子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无防护措施,因此一旦滚落容易引发伤及操作者的安全隐患,并且这方面的事故在钢管生产厂商并不鲜见;其三,由于对管子施压的压模(专利称压板)不能更换,因此对管子直径变化的适应性差;其四,由于油缸支架(专利称主箱体)的结构有失合理,即侧面形状呈中国汉字的“厂”字形,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变形之虞。
鉴于上述CN202239084U存在的诸多缺憾,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使其适合于对大口径薄壁钛管的矫直,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厂区进行了实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保障管子支承机构得以依需调整而藉以体现对管子长短变化的良好的适应效果、有利于对管子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进行有效防护而藉以防止在矫直过程中因滚落而引发安全事故、有益于方便更换压模而藉以满足管子直径变化要求和有便于保障油缸支架的受力均匀效果而藉以避免变形并且确保使用寿命的钛管矫直机。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钛管矫直机,包括由一底板、一第一侧板和一第二侧板构成的一槽梁,第一侧板与底板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固定,第二侧板与底板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固定,第一、第二侧板彼此并行,并且第一、第二侧板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管子支承机构腔,该管子支承机构腔自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贯通至另一端,并且在底板的长度方向固定有一对彼此并行的导轨;一对管子支承机构,该一对管子支承机构彼此以面对面的状态移动地与所述的一对导轨相配合;一液压站 ,该液压站设置在所述槽梁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一油缸支架,该油缸支架以腾空状态对应于所述横槽梁的上方,并且位于所述的一对管子支承机构之间;一油缸,该油缸以纵向状态固定在所述的油缸支架上,与所述的液压站液压管路连接,并且该油缸的油缸柱朝向下;一压模,该压模以可更换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油缸柱的末端,并且对应于所述管子支承腔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底板的一端固定有一第一支承固定脚,第一支承固定脚固定在第一槽梁座上;在底板的另一端固定有一第二支承固定脚 ,第二支承固定脚固定在第二槽梁座上,其中:所述的第一槽梁座和第二槽梁座支承在使用场所的地坪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管子支承机构各包括一移动调整座和一对托辊,在移动调整座的底部的一侧以及另一侧各枢轴设置有一对滚轮,滚轮与所述的导轨构成滚动副,一对托辊彼此并行地转动支承在移动调整座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油缸支架的高度方向的上部构成有一油缸支承板,所述油缸具有一缸体固定座,该缸体固定座通过固定螺钉与油缸支承板固定,油缸的第一进出油口和第二进出油口与所述的液压站液压管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中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中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18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