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冷水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1804.2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6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姚博;蓝宗文;朱彤;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鼎空调净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3/00 | 分类号: | F25D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胡朝阳;孙洁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蓄冷水池。
背景技术
随着分时电价政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蓄冷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我国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自然分层型水蓄冷技术是一种重要的蓄冷技术,由于它的技术经济优势,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
自然分层型蓄冷水池中水温的分布是按其密度自然地进行分层,因此也称温度分层型。水的密度与温度相关,当水温大于4℃时温度升高密度减小,在0~4℃范围内温度升高密度增大,因此蓄冷温度不宜低于4℃。4~6℃的低温水由于密度相对较大而聚集在水蓄冷池的下部,10~18℃的回流高温水密度较小聚集在水蓄冷池的上部,温度介于5℃和15℃之间的区域被称作斜温层。自然分层型蓄冷池池体的形状一般有圆柱形和长方体形两种,而目前应用水蓄冷的新建和改造项目中,多使用长方体形状的地下室或消防水池作为蓄冷水池,高度一般不超过 5 米。
在分层型水蓄冷池中,为使水以重力流或活塞流平稳地导入池内(或由池内引出),其关键是在池内的冷温水进出口处设置布水器,使水按不同温度相应的密度差异依次分层,形成并维持稳定的斜温层。目前,分层型水蓄冷布水器有H型、八角型、连续水平缝隙型、辐射圆盘型、均匀布孔长条型等,各种形式布水器应用于不同条件,且均存在布水不均使得斜温层较厚以及冷热水容易混合的问题,中国专利(专利号200720052758.5)公开一种“分配散流管同程建模自然分层水蓄冷装置”。该装置的斜温层厚度较厚,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布水均匀、可减少蓄冷水池斜温层厚度,提高蓄冷水池容积效率的水蓄冷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冷水池,包括水池和设置在其内上下部位的布水器,其中,所述的布水器由干管管网和布水器管网组成,所述的干管管网由在一个平面的多级H型直管组成,所述的布水器管网由多排平行的直管组成,各直管在一个平面上,所述干管管网的末端与所述布水管连接,所述的布水器管网上均匀开设有布水孔。
所述干管管网包括:L形的第一级干管,垂直于第一级干管的第二级干管,与第二级干管两端连接的第三级干管,第二级干管和第三级干管呈 H形状排列;与第三级干管两端连接的第四级干管,第三级干管与第四级干管呈H形状排列;与第四级干管两端连接的第五级干管,第五级干管与第四级干管呈H形状排列;以及与第五级干管两端连接成V形伸出的第六级干管,第六级干管与所述布水管连接,V形夹角可以任意调节,只需保证各布水管间距相等即可,第二至第五级干管在一个平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设置在上部的布水器管网的布水孔开口向上,设置在下部的布水器管网布水孔开口向下。
蓄冷时位于蓄冷池下部的第一级干管为进水管,位于上部的第一级干管为出水管;放冷时位于蓄冷池上部的第一级干管为进水管,下部的第一级干管为出水管。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H型布水器进行了改进,使得斜温层厚度小于0.5m,提高了蓄冷水池的容积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1的主视图;
图5是布水孔的一种开孔结构示意图;
图6是布水孔的另一种开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蓄冷水池包括:水池和设置在其内上下部位的布水器。布水器由干管管网1和布水器管网2组成。干管管网1由在一个平面的多级H型直管组成,布水器管网2由多排平行的直管组成。干管管网的末端与布水管连接。布水器管网2上均匀开设有布水孔4。
干管管网1包括:L形的第一级干管11,垂直于第一级干管的第二级干管12,与第二级干管两端连接的第三级干管13,第二级干管和第三级干管呈 H形状排列;与第三级干管两端连接的第四级干管14,第三级干管与第四级干管呈H形状排列;与第四级干管两端连接的第五级干管15,第五级干管与第四级干管呈H形状排列;以及与第五级干管两端连接成V形伸出的第六级干管16,第六级干管与所述布水管连接,V形夹角可以任意调节,只需保证各布水管间距相等即可,第二至第五级干管在一个平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鼎空调净化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鼎空调净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18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泵的阀门
- 下一篇:一种高效率制冷剂回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