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炉吹氧压力自适应调节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1769.4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6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叶理德;吉青;董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30 | 分类号: | C21C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炉 压力 自适应 调节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冶金行业炼钢转炉工艺中的转炉吹炼控制系统,特别是指一种转炉吹氧压力自适应调节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转炉吹氧一般配合氧枪升降连锁控制,当氧枪下降到开氧点高度时,自动打开氧气切断阀,并将氧气调节阀开到一个预设定的开度,来自外部氧气管的氧气充入氧枪,通过氧枪的喷嘴喷到转炉中。当检测到瞬时氧气流量达到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预设定值的时候,再将氧气调节阀转为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比例积分微分)自动控制。这种控制方法存在一个缺陷:即对于氧气管网的压力要求比较稳定,当氧气管网压力波动的时候,在吹炼初期,由于氧气压力调节阀是先开到一个初始的固定预设定开度,氧气管网压力的波动势必造成初始阶段氧气流量的波动。对于传统的转炉湿法除尘工艺来说,前几分钟吹炼过程中通过氧气与钢水中的碳反应,产生的煤气都是直接通过放散烟囱排掉,而且湿法除尘没有电除尘器,不存在安全隐患,所以采用这种方法没有问题;但是对于转炉干法除尘来说,由于设置有电除尘器,所有的放散、回收管道都在电除尘器后面,这就意味着氧气与碳反应产生的CO在任何时候都会经过电除尘器,如果CO浓度超过了电除尘器的爆炸极限,就会形成泄爆。而如果在吹炼初期对氧气的瞬时流量控制不好,造成剧烈波动,就会使炉内CO浓度突然急剧上升,从而引起电除尘器的紧急泄爆。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根据不同的氧气压力自动调整氧气调节阀初始预设定开度的转炉吹氧压力自适应调节控制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炉吹氧压力自适应调节控制系统,其包括有转炉吹炼PLC控制系统以及由该PLC控制系统控制的氧气压力调节阀、氧气流量调节阀、第一氧气压力变送器、第二氧气压力变送器、流量孔板、氧气差压变送器、氧气入口切断阀与氧气出口切断阀;该第一氧气压力变送器一端连接氧气管网,另一端连接氧气入口切断阀的一端,该氧气入口切断阀的另一端连接氧气压力调节阀,该氧气压力调节阀通过第二氧气压力变送器连接流量板孔,该流量板孔通过管路连接氧枪,该管路设有所述氧气流量调节阀与氧气出口切断阀,该氧气出口切断阀位于靠近氧枪的一端,该氧气差压变送器连接该流量孔板并控制该流量孔板的开孔大小,该第一氧气压力变送器与该第二氧气压力变送器分别设于该氧气压力调节阀前后并对入口压力与出口压力进行检测。
所述氧气流量调节阀包括有第一氧气流量调节阀与第二氧气流量调节阀,所述氧气出口切断阀包括有第一氧气出口切断阀与第二氧气出口切断阀,所述流量孔板与氧枪之间的管路为两路,该流量孔板通过其中一管路上的第一氧气流量调节阀与第一氧气出口切断阀连接一氧枪,该流量板孔通过另一管路上的第二氧气流量调节阀与第二氧气出口切断阀连接另一氧枪,两氧枪轮流对转炉进行吹氧。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转炉吹氧压力自适应调节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氧气压力自动设置不同的氧气压力调节阀初始预设定开度,以保证每次开氧的时候,虽然氧气压力可能不一样,但是从调节阀出来的氧气流量基本一致,从而圆满地解决了在吹氧初期,由于氧气压力不同造成的初始流量不合理引起的电除尘器泄爆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转炉吹氧压力自适应调节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方法及其效果有进一步的了解,现结合附图并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17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