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茶叶辉锅机空间双摇杆式开关门及料斗联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1492.5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3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徐高欢;陈建能;黄前泽;吴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辉锅机 空间 摇杆 开关 料斗 联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在茶叶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上使用的茶叶辉锅机空间双摇杆式开关门及料斗联动机构。
背景技术
茶叶作为中国的传统饮料,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尤其是绿茶,因其色、香、味、形俱佳而受到青睐。茶叶辉锅机是扁形绿茶精制加工的重要设备,可对茶叶进行加热、提香,茶叶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但现有的茶叶辉锅机开关门及料斗联动机构为平面机构,在茶叶加工流水线全封闭室内占据过大水平空间,这样需加大全封闭室宽度,浪费资源。
考虑到全封闭室内水平空间不足,但垂直空间富裕这一实际情况,本实用新型避免采用复杂的或特殊的装置,设计一套简单的茶叶辉锅机空间双摇杆式开关门及料斗联动机构,实现料斗与滚筒口的闭合,在满足辉锅机工作要求的基础上具有结构紧凑、经济实用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茶叶辉锅机空间双摇杆式开关门及料斗联动机构,使得机构在垂直空间内运动,减少占据水平空间。
本实用新型包括:辉锅机壳体、支撑板、主动摇杆、第一杆件、第二杆件、滚筒门、连杆、从动摇杆、料斗、滚筒、第三杆件、第四杆件、第一轴承、转动轴、联轴器、电机、轴承挡圈、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
辉锅机壳体水平设置,其形状为圆筒形,所述圆筒形底面封闭,并在底面开设有小圆柱孔;第三轴承安装于小圆柱孔内;滚筒两端通过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支撑在辉锅机壳体内部,滚筒与辉锅机壳体同轴设置,滚筒与辉锅机壳体之间填充有保温填料;滚筒口伸出辉锅机壳体,轴承挡圈套在滚筒上,并与第二轴承接触,用于第二轴承的轴向定位;支撑板固定在辉锅机壳体的外侧,电机固定在支撑板上;转动轴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并通过第一轴承支撑在支撑板内,主动摇杆固定在转动轴上;第一杆件、第二杆件、滚筒门和主动摇杆固联为一体结构;连杆的一端与主动摇杆球铰接,另一端与从动摇杆的一端球铰接,从动摇杆的另一端与第四杆件固联,第四杆件铰接在辉锅机壳体上方;主动摇杆、从动摇杆和连杆构成空间双摇杆机构;料斗通过第三杆件固定在从动摇杆下方;
所述滚筒包括旋转轴、长圆柱桶、圆台桶、短圆柱桶和滚筒口;旋转轴、长圆柱桶、圆台桶、短圆柱桶和滚筒口均为同轴设置;长圆柱桶的一端与圆台桶的大径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旋转轴固定连接;圆台桶的小径端与短圆柱桶的一端固定连接;短圆柱桶的另一端与滚筒口固定连接;所述轴承挡圈和第二轴承套在短圆柱桶的外表面;
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转动轴转动,使得主动摇杆在水平空间转动,并通过连杆带动从动摇杆在竖直空间转动,固定在从动摇杆上的料斗随从动摇杆在竖直空间转动,实现料斗进入或离开滚筒口;当主动摇杆带动滚筒门开启时,料斗进入滚筒口,完成对茶叶的进料、出料过程;当主动摇杆带动滚筒门关闭时,料斗离开滚筒口,对茶叶进行加热、提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取的料斗机构为空间机构,将平面内的运动转化为空间运动,大大节约了机构所占据的水平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机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机构主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滚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机构三维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4所示,茶叶辉锅机空间双摇杆式开关门及料斗联动机构包括:辉锅机壳体1、支撑板2、主动摇杆3、第一杆件4、第二杆件5、滚筒门6、连杆7、从动摇杆8、料斗9、滚筒10、第三杆件11、第四杆件12、第一轴承13、转动轴14、联轴器15、电机16、轴承挡圈17、第二轴承18和第三轴承19;
辉锅机壳体1水平设置,其形状为圆筒形,圆筒形底面封闭,并在底面开设有小圆柱孔;第三轴承19安装于小圆柱孔内;滚筒10两端通过第二轴承18和第三轴承19支撑在辉锅机壳体内部,滚筒10与辉锅机壳体1同轴设置,滚筒10与辉锅机壳体之间填充有保温填料;滚筒口伸出辉锅机壳体,轴承挡圈17套在滚筒上,并与第二轴承18接触,用于第二轴承18的轴向定位;支撑板2固定在辉锅机壳体1的外侧,电机16固定在支撑板2上;转动轴14通过联轴器15与电机16的输出端连接,并通过第一轴承13支撑在支撑板2内,主动摇杆3固定在转动轴14上;第一杆件4、第二杆件5、滚筒门6和主动摇杆3固联为一体结构;连杆7的一端与主动摇杆3球铰接,另一端与从动摇杆8的一端球铰接,从动摇杆8的另一端与第四杆件12固联,第四杆件12铰接在辉锅机壳体1上方;主动摇杆3、从动摇杆8和连杆7构成空间双摇杆机构;料斗9通过第三杆件11固定在从动摇杆8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未经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14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