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压跨接熔丝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1305.3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3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周新民;黄静达;王焕;刘勇;龚品法;朱振华;徐榕骏;董敏敏;闵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18 | 分类号: | H02B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张静洁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跨接熔丝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低压跨接熔丝箱。
背景技术
低压跨接熔丝箱是低压配电电网户外杆变装置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其安装在变压器低压端及低压电网之间,既可作为低压电网的短路及过载的保护装置,又可通过操作其“分”、“合”来实现低压电网的投入和切断运行。
原有的低压跨接熔丝箱存在以下的问题:1)原有接线通过低压接线端子排,对日常维护、故障维修、停送电带来不便。2)原有端子排电压端为5A熔管,较易损坏。3)原有的端子排为外露型,电压、电流端子暴露在外,对工作人员安全带来隐患。4)原有熔丝箱互感器二次小线为并接,不符合电力公司计量规程关于互感器二次小线应单独排放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压跨接熔丝箱,以联合接线盒替换了原先的接线端子排,将电流互感器二次小线改为单独排放,还增设了封盖将原本裸露在外的各相接线端子进行遮蔽,从而保证接线准确美观,设备运行安全可靠且维护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低压跨接熔丝箱,安装在变压器低压端及低压电网之间,所述熔丝箱中设置有整体封闭式的联合接线盒,所述熔丝箱内部器件和所述熔丝箱外部计量设备上的接线,各自插接在该联合接线盒相应接线端子上实现电气连接;所述联合接线盒中将各相电压和电流的接线端子分别隔开。
所述联合接线盒中电压的接线端子处设置有连接片。
所述熔丝箱中设置有封盖将所述联合接线盒的各相接线端子进行遮蔽。
优选的一种所述封盖是透明的塑料罩。
所述熔丝箱中的各相电流互感器上各自单独地设置电流进出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低压跨接熔丝箱,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改造后的熔丝箱中,使用了整体、封闭式的联合接线盒,将原先的熔管改善成不易损坏的连接片,增设了封盖将原本裸露在外的各相接线端子进行遮蔽,并改进了电流互感器二次小线的接线方式。因此,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保护措施,杜绝了由电压熔管损坏而带来的故障,从而大大降低了低压跨接熔丝箱的故障率,能给我们日常维护、检修、停送电带来了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抢修工作,方便了因线损问题对二次设备进行检查及维护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低压跨接熔丝箱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低压跨接熔丝箱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配合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低压跨接熔丝箱(以下或简称熔丝箱10)中的其他元器件能以通常的方式来布置,而将其中原有的组合镶嵌式、裸露式的端子排,更换为整体、封闭式的联合接线盒20,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各相电压电流的接线端子之间都有间隔并可实现每相电压电流的断开、短接等。还将原有端子排电压端的5A熔管更换为不易损坏的连接片。
并且,为了遮蔽原先裸露在外的各相接线端子,本实用新型的熔丝箱10中还进一步为所述联合接线盒20设置了封盖,例如是一种透明的塑料罩。因此,工作人员无法触碰到运行中的联合接线盒20带电部分,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设备安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另外,原先电流互感器30二次小线出线处只使用了一根接线,计量不准确。对此,本实用新型还在所述熔丝箱10中进行接线整改,将电流互感器30二次小线进行单独排放,即从每个电流互感器30上各自单独地接出电流进出线,以确保在工作中的接线准确和美观,进而确保正常准确的计量。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13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