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多单体连接的多功能生物浮床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1008.9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2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敏;段金程;高月香;晁建颖;陈楚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1004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单体 连接 多功能 生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体浮床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采用多单体连接的多功能生物浮床。
背景技术
浮床技术是一项有效的原位水体修复技术,上世纪八十年末代由德国BESTMAN公司开发,日本等国研究较多,水面无土种植水稻、花卉等作物处理废水已有报道。国内于1992年在著名景区杭州西湖水域进行过水面无土漂浮栽培花卉实验,并取得了成功,现已被广泛的应用和研究。植物浮床系统对水体的净化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1)吸收作用;(2)降解作用;(3)吸附、过滤、沉淀作用;(4)对藻类的抑制作用。
浮床框架常用的材质有泡沫板、塑料管和钢管,但泡沫板强度小,抗风浪能力弱,破碎后在水体中不易收集,易造成二次污染,过去主要用于静态水体;塑料管浮力大,但易折裂和老化,使用年限短,多做小范围运用;钢管材质坚固、抗风浪,但昂贵、浮力小,需要额外添加浮力装置,多用于生态浮岛。而如果采用竹制材料,竹制材料具有浮力大、材料易得、使用年限在3年以上(长期浸泡在水中)以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经过对比分析可知,竹制材料是最佳的选择。
中国专利号201010145791.9,公开日2010-09-15,公开了一份名称为一种抗风浪生态浮床的专利文件,其涉及应用于富营养化湖泊水体生态修复、水质改善技术领域。其特点是,由长方形框架构成浮床框架;长方形框架横向两端中间各焊接一空芯圆环状的浮动套圈;浮床框架两边的每一边,都被金属卡箍紧夹在各自的上、下两浮体之间;金属卡箍与浮体之间有橡胶皮垫,浮体与浮床框架之间有橡胶块垫充;穿过浮床框架上的浮动套圈的定位桩固定在河床底,并有支撑桩固定定位桩。所述的浮体是空芯密封圆筒体,或空芯密封长方体,或是上述形状的PVC塑料筒。但是该发明存在连接复杂、成本高和塑料易老化的问题。
中国专利号201120016906.4,公开日:2011年10月05日,公开了一份名称为简易生态浮床的专利文件,该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简易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由浮床基板、粗网格、网兜和引子构成,浮床基板作为固定框架,浮床基板呈矩形,宽度为30cm到50cm间,可让废弃的塑料瓶绑在小板条上,粗网格与浮床基板相连接而拉紧,引子与浮床基板相连,网兜设于粗网格下方,多个浮床基板可用绳子通过穿绳孔连接起来。它大大降低了二次污染的风险,适合较高植物的坚挺生长,且制造成本低。但是该专利使用时存在能种植的植物种类单一、净化水体不彻底、不美观的缺点,而且在水面上容易移动,不适合在动态水域使用,也不利于大面积推广。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浮床存在成本高、能种植的植物种类单一、净化水体不彻底、不美观的缺点,以及浮床在水面上容易移动,不适合在动态水域使用,也不利于大面积推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多单体连接的多功能生物浮床,其结构简单,抗风浪能力强,能种植不同的植物,净化效果好。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采用多单体连接的多功能生物浮床,包括浮床单体,所述的单体有外框和隔板组成,外框为长方形,内部由隔板交叉构成“井”字形方格,还包括平铺网、网兜、腈纶绳、流向固定桩和水位固定桩,所述的方格内放置有平铺网或者网兜,将放置有平铺网和/或放置有网兜的N个浮床单体通过腈纶绳连接构成组合式浮床;所述的N等于2-10;所述的水位固定桩的顶部与组合式浮床连接,下端深入水中;所述的流向固定桩位于组合式浮床的四周。
优选地,还包括坠子和生物匣,所述的坠子和生物匣都悬挂在组合式浮床下方;所述的生物匣内部有空腔。这些空腔可供螺、蚌等底栖动物进出。
优选地,所述的放置有平铺网的“井”字形方格中种植有萍蓬草或睡莲。
优选地,所述的放置有网兜的“井”字形方格中种植有菖蒲或美人蕉。
优选地,所述的外框和隔板的材料为竹板或竹竿。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将放置有平铺网和/或放置有网兜的2-10个浮床单体通过腈纶绳连接构成组合式浮床,体积更大,抗风浪效果好,不但适合静止的水域,还适合流动的水域使用,而且由于采用平铺网和网兜的结构,可以种植多种植物,对水体的净化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流向固定桩和水位固定桩,流向固定桩可以用于固定整个浮床的水平位置,避免浮床随着水流移动,水位固定桩随着整个浮床起伏,当水位过低时,水位固定桩首先着地,避免整个浮床与地面接触,保护浮床里的植物不受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10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