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捞油井口自封式防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0863.8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9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会;张奇;朱英博;张帅仟;刘衡;张旭;张文权;牟强;朱峻峰;宋玉珍;张玉增;方文;张雷;王健;乌丽娟;丁玉忠;佟秀峰;白宪丽;姚智博;陈亮;张兴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06 | 分类号: | E21B3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自封 式防喷器 | ||
1.一种捞油井口自封式防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捞油井口自封式防喷器包括筒形的上变扣(1)、筒形的下变扣(2)和能够与捞油钢丝绳(5)固定连接的柱状活塞(3),上变扣(1)内包括沿轴向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上变扣第一段(11)、上变扣第二段(12)和上变扣第三段(13),上变扣第二段(12)的内壁为锥台形,所述锥台形的底端朝下且所述锥台形的顶端朝上,所述锥台形的轴线与上变扣(1)的轴线重合,下变扣(2)的上端套设在上变扣(1)的下端内且下变扣(2)的上端与上变扣第三段(13)固定密封连接,下变扣(2)的下端能够与捞油井口的上部(4)固定密封连接,活塞(3)的上端能够沿上变扣(1)的轴线从下向上穿过下变扣(2)插入上变扣(1)内,所述活塞(3)的上端与所述上变扣第二段(12)的内壁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捞油井口自封式防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台形包括沿轴向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第一锥面(121)、第二锥面(122)和第三锥面(123),第二锥面(122)在穿过上变扣(1)轴线的纵剖面上的投影为弧形,或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捞油井口自封式防喷器,其特征在于:第三锥面(123)的母线与上变扣(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第一锥面(121)的母线与上变扣(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捞油井口自封式防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台形的顶端的直径小于上变扣第一段(11)的内径,所述锥台形的底端的直径小于上变扣第三段(13)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捞油井口自封式防喷器,其特征在于:下变扣(2)内包括沿轴向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下变扣第一段(21)和下变扣第二段(22),下变扣第二段(22)的内径小于下变扣第一段(21)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捞油井口自封式防喷器,其特征在于:下变扣第二段(22)的内径比下变扣第一段(21)的内径小6mm~12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捞油井口自封式防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台形的底端的直径小于等于下变扣第一段(21)的内径,下变扣(2)的上端与上变扣第二段(12)的下端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捞油井口自封式防喷器,其特征在于:活塞(3)的外径小于下变扣第二段(22)的内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捞油井口自封式防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变扣(2)的上端与上变扣第三段(13)通过螺纹连接,下变扣(2)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捞油井口自封式防喷器,其特征在于:上变扣第二段(12)的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转动上变扣(1)的盲孔(14),盲孔(14)的深度为10mm~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086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固井水泥车用计量罐
- 下一篇:石油钻探用吊卡防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