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垃圾袋的捡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0840.7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0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侨银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H1/12 | 分类号: | E01H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袋 捡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捡拾器。
背景技术
在保洁工作中,经常需要在街道、绿化带、花丛中捡拾铝罐、废纸、塑料袋等零散垃圾,而这些零散垃圾又难以使用扫帚进行清扫,传统的清洁方法是人手捡拾,但由于清洁员要经常弯腰,或者接触到垃圾上滋生的细菌病菌,容易影响健康。后来普遍使用捡拾器进行清洁,一般的捡拾器包括筒体,筒体的上端设有把手,筒体内设有传动连杆,筒体的下端为夹持爪,清洁员通过操作把手控制传动连杆带动夹持爪张开或收拢,从而实现夹放垃圾。这种捡拾器虽然能方便清洁员捡拾垃圾,而且不会与垃圾直接接触,但实际使用时,为了保证清洁效果,清洁员还必须携带一个垃圾桶或手持一个垃圾袋,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垃圾袋的捡拾器,令捡拾起的垃圾能放置,无需另外再携带垃圾桶或手持垃圾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带垃圾袋的捡拾器,包括筒体,筒体的下部设有夹持爪,筒体内设有控制夹持爪活动的传动连杆结构,筒体的上部设有与该传动连杆结构连接的控制把手;还包括环形圈和垃圾袋;所述环形圈平行于筒体的轴线且安装在筒体下部;所述垃圾袋的开口边缘连接在环形圈上。这样的结构使环形圈撑开垃圾袋的开口,使捡拾起的垃圾能放进垃圾袋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筒体的侧部开有沿筒体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槽,该长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条,该滑条的下端与环形圈固定连接,滑条的上端设有拉环,该拉环的位置与控制把手的位置对应。这样的结构使环形圈的位置可以移动,捡拾时不妨碍拾捡动作,捡拾后再调整环形圈的位置,容易放置垃圾。
优选地,所述垃圾袋的底部固定有重物。这样的结构使垃圾袋保持向下的趋势,掉进袋内的垃圾不容易翻倒出袋外。
本实用新型的带垃圾袋的捡拾器,能使捡拾起的垃圾能被方便地放进垃圾袋内,无需额外再携带垃圾桶或垃圾袋,令清洁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垃圾袋的捡拾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垃圾袋的捡拾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1、筒体;2、夹持爪;3、传动连杆结构;4、控制把手;5、环形圈;6、垃圾袋;7、滑条;71、拉环;8、重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带垃圾袋的捡拾器,包括筒体1,筒体1的下部设有夹持爪2,筒体1内设有控制夹持爪2活动的传动连杆结构3,筒体1的上部设有与该传动连杆结构3连接的控制把手4;还包括环形圈5和垃圾袋6;所述环形圈5平行于筒体1的轴线且安装在筒体1下部;所述垃圾袋6的开口边缘连接在环形圈5上。控制把手4、传动连杆结构3和夹持爪2等可采用常见的公知结构。具体地,筒体1的侧部开有沿筒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槽(图未示出),该长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条7,该滑条7的下端与环形圈5固定连接,滑条7的上端设有拉环71,该拉环71的位置与控制把手4的位置对应。所述垃圾袋6的底部固定有重物8。
工作状态:控制把手4控制传动连杆结构3的动作,使夹持爪2张开或收拢。拉环71通过滑条7移动环形圈5的位置,当需要捡拾垃圾时,把环形圈5的位置向后拉,避免妨碍夹持爪2工作(如图2所示);当夹持着垃圾后,把环形圈5的位置向前推,对准夹持爪2,通过控制把手4使夹持爪2释放(如图1所示),垃圾掉落至垃圾袋6内。垃圾袋6底部的重物8使垃圾袋6整体受向下的力,使垃圾袋6内的垃圾不容易翻倒而出。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侨银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侨银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08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