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电缆隧道盾构管片接缝处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0717.5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5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陆小龙;杨文威;何真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电缆 隧道 盾构 管片 接缝 防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盾构管片,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电缆隧道盾构管片接缝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隧道的盾构区间在贯通运营后的后期沉降不可避免,特别是轨道交通隧道由于列车的行驶将对周围土体产生扰动,引起隧道变形。而隧道变形一旦达到一定量,原隧道防水就会失败,引起隧道漏水,使得隧道周围土体固结,又加剧隧道变形,如此恶性循环将最终危及已建隧道及地铁运营的安全。因此,隧道结构防水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隧道长期运营的安全。当电力隧道盾构段与轨道交通网络有穿越节点时,在穿越节点处,电力隧道防水性能的好坏除了影响到自身隧道的稳定性外,更关系到轨道交通线路的正常运营。所以电力隧道在穿越轨道交通的节点处需要考虑特殊的防水措施,以确保轨道交通及电力隧道自身的安全。
在以往的盾构隧道接缝防水中,多采用在管片接缝外侧设置一道防水密封垫,并在管片内侧进行嵌缝的作法。由于内侧嵌缝只能起到引流渗漏水的作用,不能抵抗水压,因此当施工中可能出现密封垫沟槽混凝土局部剥落、密封垫粘帖质量差、密封垫环框的折角处不整齐等现象时,均会造成施工后外侧密封垫出现局部渗漏水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防水效果好、结构简单的电力电缆隧道盾构管片接缝处防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力电缆隧道盾构管片接缝处防水结构,所述的管片接缝处设有用于放置防水结构的上凹槽和下凹槽,所述的防水结构包括依次设置在相邻管片接缝处的第一止水带、第二止水带和第三止水带,所述的第一止水带设在上凹槽中,所述的第二止水带和第三止水带设在下凹槽中。
所述的第一止水带和第二止水带均为弹性橡胶密封垫。
所述的第一止水带上连接有遇水膨胀橡胶挡水条。
所述的第二止水带与第三止水带间连接有聚乙烯泡沫条。
所述的第三止水带为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
所述的第三止水带的形状为矩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隧道结构近内弧面侧增加一道止水带,从而在管片接缝处形成三道止水防线,加强了管片接缝处的防水效果,提高了隧道施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力电缆隧道盾构管片接缝处防水结构,所述的管片1接缝处设有用于放置防水结构的上凹槽和下凹槽,所述的防水结构包括依次设置在相邻管片接缝处的第一止水带3、第二止水带4和第三止水带6,所述的第一止水带3设在上凹槽中,所述的第二止水带4和第三止水带6设在下凹槽中。
所述的第一止水带3和第二止水带4均为弹性橡胶密封垫。所述的第一止水带3上连接有遇水膨胀橡胶挡水条2。所述的第二止水带4与第三止水带6间连接有聚乙烯泡沫条5。所述的第三止水带6为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形状为矩形,设在隧道结构近内弧面侧。
上述防水结构在管片接缝处形成三道止水防线,加强了管片接缝处的防水效果,提高了隧道施工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07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煮饭用油脂组合物
- 下一篇:受激辐射损耗显微成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