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内取物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0198.2 | 申请日: | 2013-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5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云 |
主分类号: | E03C1/302 | 分类号: | E03C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内取物钳 | ||
技术领域
一种管内取物钳,属于生活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在厨房的水槽、地漏等存水弯以上的管道中,不经意会有较大的物体掉进去,很容易堵塞管道,由于深度大都在30厘米以上,所以取出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管内取物钳,从而解决上述问题。结构由钳身、提手、喇叭口、钳口、提梁和把手组成。钳身为一段圆管,钳身的上端连接提手,提手的形状为上端封闭的U形,提手和钳身相连成一体。在钳身和提手相连的中间处设有洞眼,用于定位提梁的上端位置。在钳身的下端连接一段喇叭口,喇叭口的下端开口呈椭圆形。在钳身内设有提梁,提梁为一段圆柱体,提梁的上端穿过洞眼后和把手的中部垂直相连成一体,把手和提手的上部相平行,提梁能够在把手的牵拉下上下活动。在提梁的下端连接钳口,钳口的形状为()形,钳口用弹性板材做成,钳口安装在钳身下面的喇叭口内。钳口的上端和提梁的下端相连成一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钳口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是自行向外开口的,把手也是在钳口的弹力作用下处于提手的下端。
使用时,将取物钳深入到管道内,当钳口接触到管内的物体时,手提把手向上移动,把手牵引钳口上移,上移中钳口的外部两侧因受到喇叭口内壁的挤压而向内抱紧,从而钳住管道内的物体,抽出取物钳,管道内的物体就被带出来了。
附图说明
图1、管内取物钳主视图
1、钳身,2、提手,3、洞眼,4、喇叭口,5、钳口,6、提梁,7、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管内取物钳,结构由钳身1、提手2、喇叭口4、钳口5、提梁6和把手7组成。钳身1为一段圆管,钳身1的上端连接提手2,提手2的形状为上端封闭的U形,提手2和钳身1相连成一体。在钳身1和提手2相连的中间处设有洞眼3,用于定位提梁6的上端位置。在钳身1的下端连接一段喇叭口4,喇叭口4的下端开口呈椭圆形。在钳身1内设有提梁6,提梁6为一段圆柱体,提梁6的上端穿过洞眼3后和把手7的中部垂直相连成一体,把手7和提手2的上部相平行,提梁6能够在把手7的牵拉下上下活动。在提梁6的下端连接钳口5,钳口5的形状为()形,钳口5用弹性板材做成,钳口5安装在钳身1下面的喇叭口4内。钳口5的上端和提梁6的下端相连成一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钳口5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是自行向外开口的,把手7也是在钳口5的弹力作用下处于提手2的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云,未经刘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01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可夹持结构的改性聚合物绝缘子
- 下一篇:插入式弯管清污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