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受轴向冲击力的防爆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0176.6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6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宫崎辰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陆机电(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3/00 | 分类号: | H02K13/00;H02K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嘉 |
地址: | 20161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向 冲击力 防爆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受轴向冲击力电机,尤其涉及一种电机转子加固的受轴向冲击力的防爆电机。
背景技术
传统受轴向冲击力电机的电机轴与换向器之间是紧配合的,衬套和电机轴之间是螺接的,不能与电机外壳保持平行;电机壳的连接处缝隙处通常都未做密封处理,电机轴旋转部分很难做密封处理。这样的受轴向冲击力电机在长时间受到反复轴向冲击力的条件下工作,换向器与电机轴容易移位;又因为电机轴与衬套是螺接的,衬套与机壳端面不水平,在受轴向力时导致受力不均匀并容易产生缝隙,长期使用容易导致电机轴折弯;另外,电机外壳连接处缝隙不密封,外界的废气和可燃气体容易进入电机内部,在电机内部燃烧或爆炸,从而使电机无法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受轴向冲击力的防爆电机,能够避免电机轴与换向器移位、电机轴受力不均匀而弯折以及废气和可燃气体对电机的损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受轴向冲击力的防爆电机,包括:
电机轴;
与所述电机轴滑配的衬套;
与所述电机轴螺接、并紧所述衬套并与所述电机轴焊接的并紧螺母;
与所述电机轴紧配合的换向器;
对所述换向器限位的限位件,防止所述换向器与电机轴移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换向器出轴端的金属垫片,该金属垫片与所述电机轴焊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换向器出轴端的卡圈,该卡圈与所述电机轴焊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件包括涂设在所述换向器底部焊线处的粘接材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受轴向冲击力的防爆电机的外壳连接处缝隙用密封材料密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受轴向冲击力的防爆电机中包括对换向器限位的限位件,该限位件能够对电机换向器加固,防止电机轴与换向器移位导致拉断铜线。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受轴向冲击力的防爆电机中,衬套和电机轴之间可以由螺接改为滑配,并且可以在衬套前方增加并紧螺母,该并紧螺母先并紧衬套,再与电机轴焊接在一起,从而使得衬套与电机前端面保持平行,保证受轴向力时衬套与电机前端面贴平,受力均匀且无缝隙产生,这样频繁受轴向力时电机轴不易折弯,废气也不易由旋转部分进入电机内部。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受轴向冲击力的防爆电机外壳连接处的缝隙可以采用密封材料密封,从而防止可燃性气体和废气进入电机内部,起到防爆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受轴向冲击力的防爆电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E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的F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考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受轴向冲击力的防爆电机包括:并紧螺母1、粘接材料2、金属垫片或卡圈3、换向器6、衬套7、电机轴8。
本实施例采用限位件对换向器6进行了加固,防止电机轴8和换向器6的移位导致拉断铜线。更加具体而言,电机轴8与换向器6紧配合,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固,电机轴8与换向器6之间还可以用胶水加固。
此外,本实施例的电机还包括限位件,用于对换向器6进行限位,防止换向器6和电机轴8移位。
该限位件例如可以包括金属垫片或者卡圈3,其设置在换向器6的出轴端,并与电机轴8焊接固定。另外,该限位件还可以包括涂设在换向器6底部焊线处的粘接材料2,换向器6底部焊线处用粘接材料2(例如硅胶或者其他适当的粘结材料)固定,从而进一步防止电机轴8与换向器6移位。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限位件还可以包括其他适当的部件或者其他一系列防止电机轴8和换向器6移位的措施。
此外,本实施例还调整了衬套7的水平,保证受轴向力时衬套7与电机前端面贴平,受力均匀且无缝隙产生,这样频繁受轴向力时电机轴8不易折弯,废气也不易进入电机内部。进一步而言,可以将衬套7和电机轴8之间的连接方式由螺接改为滑配。另外,还可以在衬套7的出轴端设置并紧螺母1,该并紧螺母1先与电机轴8螺接并紧衬套7,之后和电机轴8焊接。
另外,本实施例还对电机外壳连接处的缝隙进行密封。进一步而言,可以在电机外壳上、下端盖的缝隙4和缝隙5处涂设密封材料(例如硅胶或者其他适当的材料),从而将缝隙4和缝隙5密封,防止可燃气体和废气进入电机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陆机电(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北陆机电(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01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