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果蔬保鲜袋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0166.2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9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黄德智;黄赟茹;徐峰;黄德惠;翟尚儒;薛永常;张星;常海洋;罗蒙;李洋;吴迪;秦帅;刘嘉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30/02 | 分类号: | B65D30/02;B65D30/10;B65D81/2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馨 |
地址: | 11603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鲜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档果蔬保鲜袋。
背景技术
高档果蔬通常指的是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低热量,且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果品、山珍佳肴等。但因其含水量高,果蔬实体柔嫩,采收后易出现老熟、软化、腐烂、自溶及运输过程极易造成的机械损伤,导致品质下降,严重地制约了新鲜果蔬产品的利用价值。
目前常见的保鲜措施有:气调保鲜法、低温保鲜法、辐照贮藏、电离贮藏、成膜贮藏法、化学药剂保鲜法等。化学方法的操作简单,成本低但对果蔬易产生二次污染和残毒等问题;物理方法如低温、气调方法,虽然保鲜效果较好但仍有嗜低温菌等繁衍滋生,而且设备的一次性投资大,回收期长,能耗成本高。目前,较常用的是聚氯乙烯保鲜膜和聚乙烯保鲜膜,上述保鲜膜通气性差、透水性差,易在膜壁凝水,保鲜期短、保鲜效果不佳、果蔬易腐烂变质。中国专利200710159048.7公开了一种“瓜果保鲜液及其制备方法”,其保鲜效果良好、对人体无害,环保卫生并且使用方便,但由于是液体造成运输困难,限制其应用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专利200710159048.7的延伸,目的在于是克服专利200710159048.7的不足,提供一种果蔬保鲜袋。该果蔬保鲜袋在水果、蔬菜贮藏保存过程中通气性适中,膜壁不凝水,消除了催熟剂的影响,保鲜期长、保鲜效果佳、环保卫生、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经保鲜液处理后可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果蔬保鲜袋,其特征在于由涂覆保鲜液(专利200710159048.7)的无纺布内袋和牛皮纸外袋组成;所述牛皮纸外袋外面的底部粘有增强牛皮纸外袋挺括性的底部瓦楞纸条,所述牛皮纸外袋的两侧分别设有增强牛皮纸外袋侧边结构强度的折痕,折痕靠近牛皮纸外袋的袋口一端设有增强提手的结构承重及提袋时起到半封闭作用的袋口倒角,所述牛皮纸外袋近袋口处设有第一提手,第一提手周围粘有增强牛皮纸外袋挺括性的提手瓦楞纸条;所述无纺布内袋近袋口处设有第二提手,无纺布内袋内部、第二提手的下方缝有控制无纺布内袋中气体流动性的魔术贴;所述无纺布内袋刚好套入牛皮纸外袋内并能使第一提手与第二提手对齐。
无纺布内袋内部设有含脱水抑菌剂的由15g/m2无纺布制脱水抑菌袋,所述脱水抑菌剂由硫化碱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渣,经过200℃干燥12小时后取50-80目物质而制成;每袋包装脱水抑菌剂2g,参考用量:两公斤果品配一袋,根据重量酌情增加使用。
所述的无纺布内袋根据成分,采用涤纶、丙纶、锦纶、氨纶、腈纶均可;无纺布规格为15克每平方米-300克每平方米,使用时将其套入牛皮纸外袋内侧即可,牛皮纸外袋的牛皮纸规格为:80-300g/m2。所述底部瓦楞纸条和提手瓦楞纸条的纸条厚度为5-30mm,楞型:各种楞型均可。所述魔术贴宽度:10mm-15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①结构方面:采用双层结构强化气调效果;
②双层保鲜效果:包装袋外袋和内袋均可涂有保鲜液;
③循环利用:包材经保鲜液处理可循环使用,外袋和内袋也可以分开使用,放入冷藏容器里继续用于果蔬的保鲜,且内袋中的脱水抑菌袋可放在冰箱里清除异味;
④塑料袋替代品:使用无纺布袋可减少水果的碰撞损伤并可增强气调效果,并进一步强化双层保鲜涂膜的效果。无纺布袋用魔术贴封口,操作简单。牛皮纸袋、无纺布袋为折叠开口,增强了承载重量;封口的折叠及牛皮纸袋底部、提手部瓦楞纸条的加入,再次强化了承重强度以及袋的挺括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附图6张,其中:
图1是牛皮纸外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无纺布袋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牛皮纸外袋展开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无纺布内袋展开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牛皮纸外袋展开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无纺布内袋展开示意图;
图1、图2中:1、牛皮纸外袋,2、折痕,3、底部瓦楞纸条,4、提手瓦楞纸条,5、袋口倒角,6、第一提手,7、无纺布内袋,8、魔术贴,9、第二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01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