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时钟源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149991.0 | 申请日: | 2013-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3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 发明(设计)人: | 郑奶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L1/02 | 分类号: | H03L1/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何青瓦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时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时钟源。
背景技术
第三代移动通讯需要大量高精度时间设备,其精度要求达到几十纳秒级别,产生此高精度时间的设备需要稳定的基准时钟。
以铷钟为基准的时间设备,受地磁、温度等物理环境因素明显。在没有恒温保护情况下,手提式时间设备从室外跟踪移到室内保持时,时间输出会出现很大漂移。固定式时间设备由于空调起停、风扇转速变化、日夜温差变化等原因造成环境温度波动时,基准时钟性能变差,时间精度也会受影响。
提供时间保持功能的设备选用高精度的铷钟作为基准时钟,以从高精度铷钟得到精确的实时时钟时间。但,当环境温度变化时,即使使用高精度铷钟模块,性能指标也会明显劣化,且其时间精度随温度变化下降很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时钟源,可令铷钟模组的温度与半导体制冷片保持一致,可避免环境温度变化对铷钟模组的时钟输出造成影响。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时钟源,包括: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有开口;铷钟模组,固定设置于电路板的第一表面;导热体,设置于开口中;半导体制冷片,通过导热体与铷钟模组保持导热连接。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铷钟模组包括:铷钟,固定设置于电路板的第一表面,半导体制冷片通过导热体与铷钟保持导热连接;盖体,固定设置于电路板的第一表面,铷钟置于盖体与电路板的第一表面所形成的腔体内。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时钟源还包括磁屏蔽外罩,电路板、铷钟、半导体制冷片、导热体以及盖体置于磁屏蔽外罩内。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时钟源还包括风扇以及风扇支架,风扇固定于风扇支架,磁屏蔽外罩设置有通风口,风扇支架固定设置于磁屏蔽外罩外靠近通风口侧。
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时钟源还包括散热器,散热器固定设置于半导体制冷片上。
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热体为导热棉。
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半导体制冷片电连接。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时钟源,针对铷钟模组容易受环境温度波动影响,将半导体制冷片及铷钟模组分别设置于电路板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并在电路板上设置开口,使得半导体制冷片可通过设置于开口中的导热体与铷钟模组保持导热连接,从而令铷钟模组的温度与半导体制冷片保持一致,可避免环境温度变化对铷钟模组的时钟输出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时钟源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时钟源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时钟源第一实施例中电路板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时钟源第二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时钟源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时钟源第二实施例在第一视角下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时钟源第二实施例在第二视角下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示的时钟源应用于一具体场景下的设备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首先请参见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时钟源第一实施例作出详细介绍。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时钟源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时钟源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时钟源第一实施例中电路板的俯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示的时钟源包括电路板101、铷钟模组102、半导体制冷片103以及导热体1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99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