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铸造起重机龙门钩的小吊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9941.2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9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曹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洛北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4 | 分类号: | B66C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起重机 龙门 小吊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铸造起重机龙门钩的小吊耳。
背景技术
龙门钩的主要结构由滑轮组、吊钩横梁、小吊耳、叠片式吊钩等组成。传统龙门钩小吊耳为锻造结构, 见图1, 材质为20MnSi。这种结构的主要缺点是:(1) 小吊耳自重大,100 吨铸造起重机吊耳自重约520kg;
(2)小吊耳为“U”型结构,厚度大,100吨铸造起重机小吊耳厚度为100mm,R190 处弯曲半径小,材料组织性能不好保证;
(3)每台车需要两件小吊耳,数量少,不好组织批量生产,锻件外协厂家很难联系;
(4)小吊耳整体锻造,加工余量大,“U”处间隙小,100吨铸造起重机为150mm,锻件厂家多将其锻为实心,加工量大;
(5)锻件缺陷不易发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重机龙门钩小吊耳自重大、缺陷不易发现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铸造起重机龙门钩的小吊耳,其具有自重小、缺陷已发现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小吊耳由钢管、钢板、“U”型加强筋组成,“U”型加强筋与焊接在320mm钢管上,钢板一端与“U”型加强筋和320mm钢管焊接在一起,另一端焊接在长80mm钢管上。
所述的钢管的材质为20#无缝钢管,“U”型加强筋由Q345B钢板裁成。
所述的钢板一端有圆孔,孔的大小与80mm钢管的内径相等。
通过将铸造起重机龙门钩小吊耳锻造结构形式改为焊接结构形式,不仅减轻了龙门钩的自重,增加出钢量,减少机加工费用,进一步验证了焊接结构的优越性。
附图说明
图1 现有小吊耳的结构示意图;
图2 图1的剖面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 图3的剖面图示意图;
图中 1.320mm钢管,2. 钢板,3. 80mm钢管,4. “U”型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附图3、4所示,该小吊耳由两块“U”型加强筋4焊接在320mm钢管1上,钢板2一端与“U”型加强筋4和320mm钢管1焊接在一起,另一端焊接在长80mm钢管3上。
“U”型加强筋4和钢板2为Q345B 钢板下料,长度方向必须与钢板轧制方向一致。80mm钢管3采用20# 无缝钢管下料,材料组织性能好。全部采用连续角焊缝,焊角高为联接处最薄板材厚度的2/3。焊接时采用ER50- 6 焊丝或E5016、E5015 焊条进行焊接,钢管与钢板2处焊缝采用多层多道焊,采用小规范焊接参数进行焊接,控制焊接变形。焊后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内应力。
改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以100 吨龙门钩为例,小吊耳改进后重量减轻约170kg,每炉出钢量增加0.34 吨;其次改为焊接结构每套减少机加工件费用约7560 元。经过近二年的使用证明,完全满足使用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洛北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洛北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99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共振系统的控制
- 下一篇:一种加气混凝土浇注模箱专用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