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炭罐安装组件及应用其的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9883.3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8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超;白云辉;黄居孟;苏清炎;陈勃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0 | 分类号: | B60R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组件 应用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炭罐安装组件及应用其的汽车。
背景技术
汽油非常容易挥发,在常温下燃油箱经常充满燃油蒸气,这部分燃油蒸发的HC占汽油车HC的15%~20%。
活性炭罐的作用是防止燃油箱内的燃油蒸气挥发到大气中污染环境,达到净化的效果。现有技术汽车的活性炭罐安装在前舱或者地板下面,由于前舱温度较高,会影响活性炭罐的吸附作用及寿命,安装在地板下面由于离地面间隙较近,容易被刮碰损坏,影响炭罐的使用寿命和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炭罐在汽车中安装位置不好、影响炭罐的使用寿命和效果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炭罐安装组件及应用其的汽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炭罐安装组件,所述炭罐安装组件包括:车身后地板,所述车身后地板第一端上设有后备胎安装部,所述后备胎安装部向下凸出;车身后横梁,所述车身后横梁设于车身后地板的第二端,所述后备胎安装部和车身后横梁之间形成有炭罐容纳部;和炭罐,所述炭罐固定连接所述车身后地板,所述炭罐容置在炭罐容纳部内。
进一步的,所述车身后地板上设有:用于加强车身后地板纵向强度的车身纵梁,所述车身纵梁设于车身后地板纵向两外侧。
更进一步的,所述车身后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车身纵梁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车身后地板上设有:用于加强车身后地板纵向强度的加强梁,所述加强梁纵向位于炭罐容纳部的中部, 所述炭罐设于由后备胎安装部、车身纵梁、车身后横梁和加强梁依次围合而成的容纳部内。
更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梁两端分别固定在后备胎安装部和车身后横梁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容纳部相对于后备胎安装部、车身纵梁、车身后横梁和加强梁是向上部凹陷的。
进一步的,所述炭罐上设有炭罐固定端,所述炭罐固定端固定连接车身后地板。
进一步的,所述炭罐安装组件包括:炭罐护板,所述炭罐护板固定设于炭罐下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车身后地板上设有:加强梁,所述加强梁纵向位于炭罐容纳部的中部,所述炭罐护板的固定端分别固定在车身后地板和加强梁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炭罐护板的固定端包括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和第三固定端,所述第一固定端固定连接车身后地板,所述第二固定端固定连接加强梁,所述第三固定端固定连接车身后横梁。
进一步的,所述炭罐通过吸附软管连通燃油箱,所述吸附软管贴附于车身后横梁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以上所述的炭罐安装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炭罐安装组件及应用其的汽车,炭罐容纳部由都向下凸出的后备胎安装部和车身后横梁围合而成,使得炭罐容纳部为一凹陷部,炭罐容置在该凹陷部,使得炭罐离地面的距离比较远,其位置较高免于受到地面的刮碰损坏,而且该炭罐容纳部不位于前舱位置,工作温度较低,有效提高了炭罐的吸附作用及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炭罐安装组件第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炭罐安装组件第二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炭罐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炭罐护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98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移动的车内显示设备及车载多媒体系统
- 下一篇:一种EPB控制器支架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