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9019.3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4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娣;廖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市知杭塑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柯奇君 |
地址: | 3153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的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空气净化器被得到广泛的使用。目前空气净化器的种类以及很多,有专门净化废气的,还有专门净化粉尘的,空气净化器普遍存在的不足结构和净化方式简单单一,空气净化的效果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空气净化器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净化方式和过程丰富,空气净化效果好的空气净化器。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空气净化器,包括吸风管、活性炭过滤装置、风机、气液混合装置、气液分离装置和排放装置;活性炭过滤装置安装在吸风管上,风机处于活性炭过滤装置的后侧,吸风管连接气液混合装置,气液分离装置处于气液混合装置和排放装置之间;所述活性炭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活性炭过滤网、废气进口管、废气出口管,废气进口管处于过滤箱的前侧,其与进风口方向的吸风管相连,废气出口管处于过滤箱的后侧,其与出风口方向的吸风管相连,活性炭过滤网固定在过滤箱内且位置处于废气进口管和废气出口管之间;所述气液混合装置包括气液混合室、水箱、水泵、水管和反射器,气液混合室的底部与水箱连通,水泵连接水管并可将水管底部的水抽至水管的顶部,水管底部处于水箱的底部,水管顶端处于气液混合室的顶部,水管顶端设有喷淋口,反射器由多块倾斜排列的反射板首尾连接构成,反射器与气液混合室内壁之间留有供气液穿过的缝隙;气液分离装置固定在气液混合室内且其位置处于反射器的下方;排放装置包括排气管及其内的粉尘过滤网,排气管的底部与水箱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气液分离装置是过滤网。
作为优选,所述风机是多翼式风机。
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的空气净化器,通过风机将废气从吸风管吸入,依次经过活性炭过滤装置、气液混合装置、气液分离装置和粉尘过滤网进行多次的净化处理,最后通过排气管将净化完成的空气排出。该空气净化器的优点是结构新颖,净化方式和净化过程丰富,空气净化的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气液混合装置、气液分离装置和排放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空气净化器,由吸风管1、活性炭过滤装置2、风机3、气液混合装置4、气液分离装置5和排放装置6构成。活性炭过滤装置2安装在吸风管1上,风机3处于活性炭过滤装置2的后侧,吸风管1连接气液混合装置4,气液分离装置5处于气液混合装置4和排放装置6之间。
活性炭过滤装置2由过滤箱21、活性炭过滤网22、废气进口管23和废气出口管24构成,废气进口管23处于过滤箱21的前侧,其与进风口方向的吸风管1相连,废气出口管24处于过滤箱22的后侧,其与出风口方向的吸风管1相连,活性炭过滤网22固定在过滤箱21内且位置处于废气进口管23和废气出口管24之间,活性炭过滤网22是带有活性炭等具有强吸附和杀菌功能的过滤网,废气进出过滤箱21必须穿过活性炭过滤网22。
气液混合装置4由气液混合室41、水箱42、水泵43、水管44和反射器45构成。气液混合室41的底部与水箱42连通,水泵43连接水管44并可将水管44底部的水抽至水管44的顶部,水管44底部处于水箱42的底部相互连通,水管44顶端处于气液混合室41的顶部,水管44顶端设有喷淋口441。反射器45由多块倾斜排列的反射板451首尾连接构成。
反射器45与气液混合室41内壁之间留有供气液穿过的缝隙,缝隙尺寸在1.5CM—2CM之间,缝隙尺寸大于2CM粉尘消除率会降低,缝隙尺寸小于1.5CM影响流速。
气液分离装置5固定在气液混合室41内且其位置处于反射器45的下方,气液分离装置5是过滤网。排放装置6包括排气管61及其内的粉尘过滤网62,排气管61的底部与水箱42连通。上述风机3是多翼式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市知杭塑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慈溪市知杭塑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90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终端设备固件升级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内容分享的方法、装置及其网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