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智能终端的人体体征采集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8962.2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7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苗青;沈瑛;席晓;刘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云华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 终端 人体 体征 采集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体体征采集及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人体体征采集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人体体征测量通过不同的人体信号传感器如心电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心音传感器、血压传感器、脑电传感器等将不同人体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电信号经放大、滤波、整形,及模数(A/D) 转换后,经数据处理,以图表,数字的方式形成测量结果。现有对人体体征进行测量的设备包括两大类,一类用于医疗机构,如常见的监护仪、心电图仪,血压计等,一类是面向个人及家庭使用的测量设备,如电子血压计,血糖仪等。传统的人体体征采集处理系统包括传感器、体征采集板、计算机等,传感器将人体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传送至体征采集板,体征采集板对该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数字化处理后,送至计算机,计算机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测量、显示、存储等。
目前,对体检者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检查时,通常是分别利用各种检测仪器进行检测,记录汇总后,再进行综合评估。例如进行心电、听诊等方面的检测时,通常是分别检测,然后再根据各项检测数据进行评定,这样就存在信息分散,操作复杂等缺点。
现有产品一般在医疗机构使用,设备体积大,价格昂贵,不适合个人及家庭使用。
另外,现有的适合个人使用的产品功能单一,无信息处理能力,也不能存储和传输数据。例如应用较广的腕式血压计,血糖仪等,只能对一种参数进行测量,且只能给出测量值,不能进行进一步的信息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于智能终端的人体体征采集处理系统,解决了以往人体体征测量处理系统体积较大,不便于随身携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基于智能终端的人体体征采集处理系统,包括传感器和体征采集板,传感器与体征采集板连接,还包括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与体征采集板连接。传感器用于将不同的人体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而体征采集板将传感器转换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及数字化处理,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智能终端取代了传统的计算机,智能终端对从体征采集板接收到数据进行预处理、测量、显示等,常用的智能终端如移动电话、平板电脑等。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本方案还包括USB电缆,所述传感器与体征采集板通过USB电缆实现连接。传感器与体征采集板之间主要是实现信号传送,因此它们之间可任意的数据线连接,而本方案采用了主流的USB电缆来实现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智能终端上设有USB接口,体征采集板上连接有与USB接口相匹配的USB接头。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封套,所述体征采集板安装在封套内。将体征采集板安装在封套内,一来可以保护体征采集板,二来便于携带,也可以方便其他部件的安装。
所述传感器固定在封套的背部。这样,可以方便传感器的操作,同时在携带的时候也不易损坏传感器。
所述智能终端为移动电话。
所述智能终端为平板电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用智能终端代替了传统的计算机,在保证了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大大减小了测量系统的体积,方便随身携带,给人体体征采集的普及应用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2)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封套,既可实现体征采集板的固定、保护,也可将传感器固定在封套上,使得整个测量系统更加一体化,既保护了体征采集板和传感器,也方便了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体征采集板与封套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体征采集板与封套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体征采集板与封套的侧视图;
图7为图5中体征采集板与封套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包括传感器2和体征采集板1,传感器2与体征采集板1连接,同时还包括智能终端3,智能终端3与体征采集板1连接,本实施例的智能终端3可以是移动电话,也可以是平板电脑,还可以是其他便于携带的智能终端,只要能对体征采集板1传送来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测量、显示、存储等即可,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较易实现。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云华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云华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89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模装置
- 下一篇:新能源电动汽车牵引电机转子去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