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入环形以太网的节点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8349.0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1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肖超;李先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山水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2 | 分类号: | H04L12/42;H04L12/705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 代理人: | 刘荣 |
地址: | 332000 江西省九***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入 环形 以太网 节点 设备 | ||
1.一种接入环形以太网的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业务接口部件、交换部件和智能定向部件,用户业务接口部件的一端与用户设备连接,另一端与交换部件连接,交换部件与智能定向部件连接;智能定向部件包括网管模块和大容量FPGA芯片,大容量FPGA芯片包括8个模块;网管模块由微处理器MCU系统组成,网管模块与用户接口部件、交换部件以及大容量FPGA芯片连接,用于配置系统参数、监视系统状态以及与上层网管服务器进行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8个模块分别为通道接收转发与复用驱动模块、跳变编码与间隔处理模块、跳变译码与检测模块、指令生成与处理模块、环路处理模块、通道状态申告模块、环路定向控制模块和用户以太网业务接入模块;通道接收转发与复用驱动模块的外部接口与环形通道连接,输入口与跳变编码与间隔处理模块的输出口以及环路定向控制模块的输出口连接,输出口与跳变译码与检测模块的输入口连接;跳变编码与间隔处理模块的输入口与用户以太网业务接入模块的输出口连接,用户以太网业务接入模块与交换部件连接;跳变译码与检测模块的输出口与指令生成与处理模块的输入口、环路处理模块的输入口、通道状态申告模块的输入口Ⅰ以及用户以太网业务接入模块输入口连接;指令生成与处理模块的输出口与跳变编码与间隔处理模块的输入口和通道状态申告模块的输入口Ⅱ连接;环路处理模块的输出口与通道状态申告模块的输入口Ⅲ以及环路定向控制模块的输入口连接;通道状态申告模块的输出口与跳变编码与间隔处理模块的输入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
通道接收转发与复用驱动模块包括接收器、转发器、复用器和驱动器,通道接收转发与复用驱动模块的输入口由接收器的入口和复用器的入口组成,通道接收转发与复用驱动模块的输出口由接收器的出口和驱动器的出口组成;转发器与接收器的输出端和复用器的输入端连接,复用器的输出端与驱动器的输入端连接;
跳变编码与间隔处理模块包括跳变编码器和间隔处理器,跳变编码器与间隔处理器连接,跳变编码与间隔处理模块的输入口由跳变编码器的入口和间隔处理器的入口并行连接组成,跳变编码与间隔处理模块的输出口由跳变编码器的出口组成;
跳变译码与检测模块包括跳变检测器和跳变译码器,跳变检测器与跳变译码器连接,跳变译码与检测模块的输入口由跳变译码器的入口和跳变检测器的入口并行连接组成,跳变译码与检测模块的输出口由跳变译码器的出口和跳变检测器的出口并行连接组成;
指令生成与处理模块包括指令生成器和指令处理器,指令生成器与指令处理器连接,指令生成与处理模块的输入口由指令处理器的入口组成,指令生成与处理模块的输出口由指令生成器的出口和指令处理器的出口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
通道接收转发与复用驱动模块一方面用于复接毕特流,比特流包括网关指令、状态申告、用户业务帧以及以空闲的以太网业务帧的间隔,并驱动相应毕特流进入左右两侧或其中一侧的通道,另一方面同时接收或转发来自左右两侧通道的毕特流;
跳变编码与间隔处理模块用于对网关指令、状态申告、用户业务帧以及空闲的以太网业务帧的间隔实施跳变编码,并监视进入本芯片的帧间隔时长,确保比特流中的电平跳变和比特流中的帧间隔时长;
跳变译码与检测模块用于监测毕特流的电平跳变,判决通道的链接状态并对毕特流进行译码;
指令生成与处理模块用于生成网关指令并分析处理所接收毕特流中的网关指令;
环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通道链接状态和指令处理结果,生成通道环路处理指令;
通道状态申告模块用于根据通道链接状态和指令处理结果生成通道状态申告;
环路定向控制模块用于对以太网业务帧实施定向和重定向;
用户以太网业务接入模块用于受理源端用户递交的以太网业务帧,并送达以太网业务帧到目的端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山水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山水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834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器官连接支架
- 下一篇:容易回收使用的海洋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