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空接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8294.3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3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田泉;王继生;李爱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和易法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1/14 | 分类号: | H01R11/14;H01R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51 河北省保定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空 接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空接线装置。
现在电力系统各电力局的运行工区,做互感器升流试验都是一种模式,用绝缘杆将直径50平方毫米的导线支起,将导线前端的钳口加到互感器的接线端上,或者人员背负试验导线通过梯子上到安装互感器的架构上,将导线前端的钳口加到互感器的接线端上,再在通过升流器做互感器变比试验。
试验本身原理简单,操作也不复杂,主要就是把试验线接到互感器输入端的过程难以操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极易发生人员受伤或者损坏设备的现象。
现在每次到变电站做互感器升流试验工作至少要去5~6人,由于试验时需要在电流互感器一次侧两端挂接升流试验导线,接线端L1、L2(P1、P2)离地面高度一般为4~6米,工作时要使用单梯或升降梯,并需有专人扶持梯子,专人上下传递工具,1人上去挂接升流或升压线,还有操作、记录及监护人员。
工作时要使用单梯或升降梯,并需有专人扶持梯子,专人上下传递工具,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按要求梯子不能靠在电流互感器或电压互感器的瓷套管上,并且瓷套管光滑且和梯子的接触面小,即使梯子靠上后也极不稳定,易发生倾倒和砸坏瓷套管等事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空接线装置,可以在地面接线,不用登高作业,避免了登高作业的安全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空接线装置,其包括:第一绝缘杆104、底节绝缘杆102、握杆101和钳头105,所述钳头105通过螺纹旋钮连接在所述第一绝缘杆104的一端,所述第一绝缘杆104的另一端通过螺纹旋钮连接在所述底节绝缘杆102的一端,所述底节绝缘杆102的另一端通过螺纹旋钮连接在所述握杆101的一端。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绝缘杆103,所述第二绝缘杆103通过螺纹旋钮的方式连接连接在所述第一绝缘杆104与底节绝缘杆102之间。
优选地,所述钳头105包括:钳头杆155,所述钳头杆155上设置有相互配合以进行咬合的第一咬合部151和第二咬合部152,所述第一咬合部15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54,所述第二咬合部15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55,所述第一连接部154与第二连接部155之间连接有软铜线。
优选地,所述钳头杆155为弹簧伸缩杆。
优选地,所述钳头杆155为弹簧伸缩杆。
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空接线装置,可以在地面接线,不用登高作业,避免了登高作业的安全风险,节省了时间,减少了作业人员,提高了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空接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的侧视图。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空接线装置,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第一绝缘杆104、底节绝缘杆102、握杆101和钳头105,所述钳头105通过螺纹旋钮连接在所述第一绝缘杆104的一端,所述第一绝缘杆104的另一端通过螺纹旋钮连接在所述底节绝缘杆102的一端,所述底节绝缘杆102的另一端通过螺纹旋钮连接在所述握杆101的一端。该握杆101也为绝缘杆,各节绝缘杆内置铜导线,各节绝缘杆间连接采用公母头螺纹式连接,绝缘杆连接起来的同时,绝缘杆内部导线也就可靠连接起来。各节绝缘杆间连接采用公母头螺纹式连接,金属连接头与外绝缘杆固定。
钳头的金属连接头与绝缘杆固定。现场使用简便,可大大节省工作时间和人员。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所述高空接线装置还包括:第二绝缘杆103,所述第二绝缘杆103通过螺纹旋钮的方式连接连接在所述第一绝缘杆104与底节绝缘杆102之间。对于35kV的互感器,可以只使用钳头、第一绝缘杆、底节绝缘杆、握杆,不用第二绝缘杆整体长度已经够用了。可将底节绝缘杆直接对接到第一绝缘杆上,现场适应性强、连接方便可靠。
在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钳头105包括:钳头杆155,所述钳头杆155上设置有相互配合以进行咬合的第一咬合部151和第二咬合部152,所述第一咬合部15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54,所述第二咬合部15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55,所述第一连接部154与第二连接部155之间连接有软铜线。该钳头咬合强度大且接触面积也大,接线灵活、牢固,可夹接圆柱体铝绞线或者是长方体铝排,灵活适用于各种互感器安装方式。软铜线与其他绝缘杆实现可靠连接,从而可靠导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和易法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保定和易法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82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R 导电连接;一组相互绝缘的电连接元件的结构组合;连接装置;集电器
H01R11-00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开的连接位置用来或可能用来使导电部件互连的各连接元件,例如: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某些其他电线;接线柱或导电部件;接线盒进行电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
H01R11-01 .以其连接位置之间导电互连的形式或安排为特点区分的
H01R11-03 .以各连接元件上连接位置的类型或以连接位置与导电部件之间的连接类型为特征的
H01R11-11 .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其他电线、端子或导电部件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或抽头部件
H01R11-12 ..终接于环、钩或叉的端接片
H01R11-16 ..终接于焊头或插座的端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