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双端面研磨机下研磨盘的主轴支承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147902.9 | 申请日: | 2013-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5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 发明(设计)人: | 周南平;王晓峰;李耀军;杜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威精密制造(洛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37/34 | 分类号: | B24B37/34 |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端面 研磨机 研磨 主轴 支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光伏等产品加工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立式双端面研磨机下研磨盘的主轴支承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立式双端面研磨机采用砂轮或铸铁端面的研磨方式,下研磨盘是圆形转台,主轴是立式。下研磨盘主轴上端采用推力球轴承和深沟球轴承支承。这种支承方式使得下研磨盘的端面跳动精度随研磨面积增大而增大,同时推力球轴承精度也会给研磨精度带来影响。
图1为传统立式双端面研磨机下研磨盘,下研磨托盘1通过螺栓与支架2连接在一起,依靠主轴5通过推力球轴承4带动支架2与下研磨盘10作匀速转动,深沟球轴承6内套圈、外套圈分别与主轴5和壳体3之间采用过盈配合,起到支承下研磨盘主轴的作用。被加工零件在上、下研磨盘之间作公转和自转运动,直至将工件研磨到所需精度和加工尺寸为止。研磨过程中深沟球轴承承受径向载荷,推力球轴承承受轴向载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立式双端面研磨机下研磨盘的主轴支承结构,使其能够有效的控制下研磨盘的端面跳动,提高加工精度。
本实用新型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式双端面研磨机下研磨盘的主轴支承结构,下研磨盘通过下研磨盘托盘与支架连接,并具有带动下研磨盘作匀速转动的主轴,在主轴与壳体之间设置深沟球轴承并使深沟球轴承与主轴和壳体之间过盈配合;设置用以承受轴向载荷的空气推力轴承,所述的空气推力轴承位于壳体上并位于壳体与支架之间,所述的空气推力轴承的多个出气孔对应支架和下研磨盘托盘设置,所述的空气推力轴承、深沟球轴承构成下研磨盘主轴支承结构。
所述空气推力轴承的内径、外径大小分别与下研磨盘内径、外径大小一致。
所述空气推力轴承的进气孔沿圆周方向均布,多个所述进气孔的直径相同。
所述空气推力轴承的出气孔位于空气推力轴承的上端面并沿支架和下研磨盘托盘圆周均布,多个所述出气孔的直径相同,用以确保出气量均匀。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立式双端面研磨机下研磨盘的主轴支承结构,通过在支架和壳体之间设置空气推力轴承的方式,带有压力的气体通入空气推力轴承进气孔,从空气推力轴承的出气孔流出,并在支架、下研磨盘托盘下方形成悬浮支撑,用以承受下研磨盘的轴向载荷,从而改善了下研磨盘轴向受力的接触状态,提高了下研磨盘的轴向回转强度和刚度,缩小了研磨盘面积大小对研磨盘端面跳动精度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立式双端面研磨机下研磨盘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式双端面研磨机下研磨盘的主轴支承结构示意图。
图3为空气推力轴承示意图。
图中:1、下研磨盘托盘,2、支架,3、壳体,4、推力球轴承,5、主轴,6、深沟球轴承,7、空气推力轴承,8、进气孔,9、出气孔,10、下研磨盘。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如图2所示,一种立式双端面研磨机下研磨盘的主轴支承结构,下研磨盘10通过下研磨盘托盘1与支架2连接,并具有带动下研磨盘10作匀速转动的主轴5,在主轴5与壳体3之间设置深沟球轴承6并使深沟球轴承6与主轴5和壳体3之间过盈配合;设置用以承受轴向载荷的空气推力轴承7,所述的空气推力轴承7设置在壳体3上并位于壳体3与支架2之间,所述的空气推力轴承7的出气孔9与支架2、下研磨盘托盘1对应设置,空气推力轴承7、深沟球轴承6构成下研磨盘主轴支承结构。
所述的空气推力轴承7的内径、外径大小分别与下研磨盘10内径、外径大小一致。
所述空气推力轴承7的进气孔8沿空气推力轴承的圆周均布,多个所述进气孔8的直径相同。
所述空气推力轴承7的出气孔位于空气推力轴承的上端面并沿支架和下研磨盘托盘10圆周均布,多个所述出气孔的直径相同,用以确保在支架2、下研磨盘托盘1下方形成均匀的气体悬浮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威精密制造(洛阳)有限公司,未经捷威精密制造(洛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79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锈钢钢管内抛光磨头
- 下一篇:管加工机-夹紧卡盘和管加工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