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近电报警安全帽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7696.1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3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电力公司信阳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A42B1/24 | 分类号: | A42B1/24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黄军委 |
地址: | 464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报警 安全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帽,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近电报警安全帽。
背景技术
在电力维护或配电运行的工作中,工作人员经常需要与带电的设备打交道,虽然工作人员受到过专业训练,每次近电作业前都有人强调其重要性,但久而久之,人们会产生轻视心理,仍不能避免意外的发生,电力行业急需一种能够随时随地的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距离的装置。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安全可靠、便于操作的近电报警安全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近电报警安全帽,它包括前端设置有探照灯的安全帽,它还包括设置于安全帽内部的电场感应传感器、放大器、控制器、存储器和电源,所述电场感应传感器连接所述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存储器;所述安全帽外部设置有报警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器。
基上所述,所述安全帽内设置有帽衬,所述帽衬上设置有弧形的接触式开关。
基上所述,所述存储器为即插即拔型存储器。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在普通的安全帽内加设近电感应装置和报警装置,在工作人员接触高压设备,失去有效安全距离后,报警器会发出刺耳的声音,提醒工作人员远离,当工作人员重新保持安全距离时,报警器停止报警;同时根据电磁感应传感器的感应,控制器记录下工作人员所处环境的电场情况并存储起来,可以以此制定安全路线,记录高危险区等大量安全信息;帽衬上设置有接触式开关,当工作人员将安全帽戴上并固定好时,该接触式开关闭合,近电感应报警装置启动。其具有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安全可靠、便于操作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1.安全帽;2.电场感应传感器;3.放大器;4.控制器;5.存储器;6.电源;7.报警器;8.接触式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近电报警安全帽,它包括前端设置有探照灯的安全帽1,它还包括设置于安全帽1内部的电场感应传感器2、放大器3、控制器4、存储器5和电源6,所述电场感应传感器2连接所述放大器3的输入端,所述放大器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4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存储器5,所述存储器5为即插即拔型存储器;所述安全帽1外部设置有报警器7,所述控制器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器7。所述安全帽内设置有帽衬,所述帽衬上设置有弧形的接触式开关8。
当工作人员戴紧该近电报警安全帽时,头部与安全帽内的帽衬相互挤压,所述接触式开关8相互接触,电路闭合得电开始工作,工作人员在行走过程中,电场感应传感器2不停地将信号通过放大器3发送给控制器4,控制器4记录下此时的电压情况,并存储在存储器5中;当工作人员接触高压设备,并且失去安全距离以后,控制器4分析对比发现数据异常,发出信号给报警器7,报警器7鸣笛,发出刺耳的声音通知工作人员远离,当工作人员重新保持安全距离后,控制器4分析数据,发现数据回归正常,发出信号给报警器7,报警器停止警报;工作人员结束工作后,离开电场区域,脱下安全帽,所述接触式开关8断开,整个电路断电,节省电源,同时取下存储器5,将数据转存在计算机上,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计算。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电力公司信阳供电公司,未经河南省电力公司信阳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76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