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床支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7553.0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5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林华乡;张惠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达实业(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17/76 | 分类号: | A47C17/76;A47C19/1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22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床 支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或野营、休闲用品,尤其是指一种折叠床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可折叠的床架是配合充气床垫一并使用,以达便携易收藏的功能。而传统的充气床垫折叠床架,如图1、2所示,由多组交错枢接的斜杆1’构成,而各组斜杆1’是由上连接座2’与下连接座3’连接支撑,各上连接座2’形成床垫的支撑点,而各下连接座3’是形成床体的支脚,为保证支撑强度,在上连接座2’与下连接座3’之间还设有一内外套管的竖杆4’,以便在床架收合时,该竖杆4’的长度可以拉长与交错枢接的斜杆1’等长,实现靠合收拢各杆件。
由于各组交错枢接的斜杆1’主要是沿床架的长与宽的方向进行排布,即该床架由多组交错枢接的斜杆1’围成的矩形单元构成,如此构成的床架在床体长宽方向的受力会较强,而在床体对角线的方向受力较弱,因此该床架仍存在支撑不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撑力度强,支撑稳固的折叠床支架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折叠床支架结构,其包括至少一组矩形床支架构成单元,该矩形床支架构成单元包括四角位置的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各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之间设有支撑竖杆,还包括位于此矩形床支架构成单元对角线中心的一中心上连接座与一中心下连接座,此中心上连接座和中心下连接座与四角位置的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之间分别枢接交叉枢接的斜支杆,同时在中心上连接座与中心下连接座之间亦设有支撑竖杆;所述矩形床支架构成单元相邻一侧的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上枢接有交叉枢接的斜杆。
所述的斜杆与竖杆为内外套杆的伸缩结构。
所述的床支架是由四个矩形床支架构成单元构成的双人床,各矩形床支架构成单元的相邻接处共用同一个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而位于床支架外侧的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上枢接交叉枢接的斜杆。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床支架不仅具有沿床架长宽方向的交叉枢接斜杆,同时在床支架对角线的方向在增加中心上连接座与中心下连接座的前提下亦枢接有斜支杆,因此整个床架在床体长宽方向的受力以及床体对角线方向的受力都较强,令整个床架的支撑更加牢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用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习用品的收折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床支架构成单元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床支架构成单元的收折动作图1;
图6为本实用新型床支架构成单元的收折动作图2;
图7为本实用新型床支架构成单元的收合状态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收折动作图1;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收折动作图2;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收合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可与充气床垫配合的折叠床支架结构,其包括至少一组由复数组交叉枢接的斜杆1,连接斜杆1的上连接座2与下连接座3,以及上连接座2与下连接座3之间的支撑竖杆4形成的矩形床支架构成单元A。
即该矩形床支架构成单元A包括四角位置的上连接座2与下连接座3,还包括位于此矩形床支架构成单元A对角线中心的一中心上连接座5与一中心下连接座6,此中心上连接座5和中心下连接座6与四角位置的上连接座2和下连接座3之间分别枢接交叉枢接的斜支杆7,同时在中心上连接座5与中心下连接座6之间亦设有支撑竖杆4。另外,上述的交叉枢接的斜杆1至少设置两组并枢接于此矩形床支架构成单元A相邻一侧的上连接座2与下连接座3上。
如图4至图6所示,为便于整体床架的收合与展开,此处的斜杆1与竖杆4为内外套杆的伸缩结构。
配合图3、图8至图10所示实施例的折叠床支架是由四个矩形床支架构成单元A构成的双人床,各矩形床支架构成单元A的相邻接处共用同一个上连接座2与下连接座3,而位于床支架外侧的上连接座2与下连接座3上枢接交叉枢接的斜杆1,如此形成的床支架不仅具有沿床架长宽方向的交叉枢接斜杆1,同时在床支架对角线的方向在增加中心上连接座5与中心下连接座6的前提下亦枢接有斜支杆7,因此整个床架在床体长宽方向的受力以及床体对角线的方向的受力都较强,令整个床架的支撑更加牢固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达实业(厦门)有限公司,未经明达实业(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75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展示柜用下前罩安装和拆卸结构
- 下一篇:汽车座椅锁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