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轴结构的温度变化报警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6992.X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9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萍 |
主分类号: | G08B17/06 | 分类号: | G08B17/06;G01K7/22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崔红梅 |
地址: | 110014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 结构 温度 变化 报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灾报警装置,一种同轴结构的温度变化报警线。
技术背景
现有技术中的模拟量线型感温探测器,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火灾探测器,附图3所示为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10134667.1,一种复合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及其数据融合的报警方法,由一条线型温度感知元件A,一条线型温度感知元件B、电信号测量装置构成,所述线型温度感知元件A、线型温度感知元件B设置在一起,所述的线型温度感知元件A、线型温度感知元件B各具有至少一条探测体和两个电参数信号输出端子,所述电参数信号输出端子分别与电信号测量装置电连接;所述线型温度感知元件A,线型温度感知元件B输出到电信号测量装置的电参数信号不等效,并可有效地减少探测器的误报率。
该项技术缺点是:
1、该项技术自诉,只能有效地减少探测器的误报率。
2、必须通过二个电参数的函数来求得该时刻的一个函数值,再将所求得的值与一个预定值进行比较,来确定火灾,判断逻辑关系复杂,可操作性差。
3、该探测器电信号测量装置,必须输入存储大量电参数a和电参数b的对应数据,所述对应数据与探测器使用长度变化、探测器使用环境温度变化、探测器受热长度变化及电参数变化的时间进相关。因此电信号测量装置输入存储大量的电参数,需要通过大量模拟实验取得,工作繁琐且一定准确,容易导致误报及漏报。因此,需要一种判断关系简单,不受使用长度影响,不受环境温度及温度变化影响,不受受热长度影响的探测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轴结构的温度变化报警线,能够克服上述同类产品缺陷,将完全不受使用长度、环境温度及受热长度限制,并可重复使用。
一种同轴结构的温度变化报警线,微机调制器与温度变化报警线和终端电阻连接,其特征在于温度变化报警线结构:三个或四个导体同轴设置,包覆层由轴心的第一导体外依次是第一NTC特性材料层、第二导体、第二NTC特性材料层、第三导体及外护套层,温度变化报警线中第一导体与第二导体连接构成第一回路 并设第一终端电阻,第二导体与第三导体连接构成第二回路并设第二终端电阻;微机调制器实时采集温度变化报警线两个回路某一时间段内的电参数变化值差的绝对值。
另一种同轴结构的温度变化报警线,其特征在于温度变化报警线的另一种结构:四个导体同轴设置,包覆层由轴心的第一导体外依次包覆第一NTC特性材料层、包覆带状第二导体、包覆绝缘材料层、包覆带状第四导体、包覆第二NTC特性材料层、包覆带状第三导体以及外护套层,温度变化报警线中第一导体与第二导体连接构成第一回路,第四导体与第三导体连接构成第二回路;第一回路并设第一终端电阻,第二回路并设第二终端电阻。
本发明的一种同轴结构的温度变化报警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完全不受温度变化报警线使用长度及环境温度的限制。
2、差温报警与温度变化报警线的受热长度无关。
3、只考虑两个回路某一时间段内的电参数变化值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定报警阀值时,是,则微机调制输出差温报警信号,同时微机调制实时检测两个回路的电参数值的变化量,当两个回路或一个回路的电参数变化变化大于或等于预设定报警阀值时,并且微机调制器还可以输出定温报警信号。否,微机调制便处于正常监视工作状态。
通过简单的计算即可实现差温报警,从而减少因复杂判断过程产生的误报、漏报,又进一步提高了报警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本发明的一种同轴结构的温度变化报警线可设置差温报警升温速率:10℃/min(20s~200s内响应)、20℃/min(20s~150s内响应)、30℃/min(15s~100s内响应),适用较宽的温度范围,尤其适用于火灾温升比较快的场所。产品质量可靠性高,成本低,感温报警灵敏度高,能满足GB16280-2005《线型感温探测器》及补充条款的性能要求。该温度变化报警线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图2是本同轴结构的温度变化报警线的两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已公开200510104904.X,一种双判据模拟量线型感温火灾探线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萍,未经李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69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轧带钢精轧机前吹扫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棒材短应力轧机轴套联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