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液槽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146763.8 | 申请日: | 2013-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6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 发明(设计)人: | 范建娥;王鹏;梁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同日精密测试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D5/00 | 分类号: | D01D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4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液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纺丝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复合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双液槽装置。
背景技术
静电纺丝又称为静电纺、电纺,顾名思义其含义就是利用高分子流体静电雾化形成聚合物微小射流,并最终固化成为纤维。近年来,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材料已经成为世界材料科学技术领域最重要的课题之。
现今静电纺丝技术以其制造装置简单、纺丝成本低廉、可纺物质种类繁多、工艺可控性等优点,成为了有效制备纳米纤维材料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制备过程中,聚合物溶液被送入带有高压的喷丝头,由于高压的作用,在喷丝头和电极接收板之间就会产生静电力将溶液拉入Taylor锥内。如果聚合物溶液具有足够的粘稠度,在静电力的引导下,聚合物溶液就会形成射流,之后通过外电场和喷丝内部电荷排斥力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喷丝弯曲并旋转,最终形成纳米纤维并沉积在收集装置上。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制备了种类丰富的多种纳米纤维,包括有机纳米纤维、无机纳米纤维和有机/无机复合纳米纤维。静电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在复合材料增强体、微/纳电子器件、纳米传感器、过滤与分离、生物医学、防护服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的应用。
传统的静电纺丝系统由空心针式喷丝头、泵、电极接收板和高压电源组成。泵用来将聚合物溶液送入喷丝头,高压电源连接在喷丝头和电极接收板之间。而且现有技术中的静电纺丝设备针对一种聚合物溶液只能得到单一的纳米纤维材料,限制了复合纳米纤维材料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电纺丝设备用双液槽装置;利用该双液槽装置的混纺能够得到混纺的复合纳米纤维材料,极大的丰富了纳米纤维材料的种类。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且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液槽装置,包括基座,所述的基座包括平面支撑板,和设置在平面支撑板下方用于驱动所述平面支撑板升降运动的升降机构;其中所述平面支撑板上方设置有第一高压对接口和第二高压对接口,第一传动接口和第二传动接口,第一溶液槽和第二溶液槽;所述第一溶液槽上方敞口并且设置有第一回转纺丝机构,所述第二溶液槽上方敞口并且设置有第二回转纺丝机构;所述第一高压对接口和第二高压对接口分别为所述第一回转纺丝机构和第二回转纺丝机构的纺丝电极提供高压;所述第一传动接口和第二传动接口分别为所述第一回转纺丝机构和第二回转纺丝机构的旋转轴提供驱动力。
其中,在所述升降机构的周围设置有防护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液槽装置能够实现纳米纤维的混纺并形成复合纳米纤维结构,例如纤维毡;而且所述的升降机构用于调节纺丝电极和接收电极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得到不同直径的纳米纤维材料,从而极大的丰富了纳米纤维材料的种类。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双液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所述双液槽装置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双液槽装置,包括基座10,所述的基座10包括平面支撑板12,和设置在平面支撑板下方用于驱动所述平面支撑板升降运动的升降机构14,在所述升降机构的周围设置有防护罩16;其中所述平面支撑板12上方设置有第一高压对接口20和第二高压对接口20’,第一传动接口30和第二传动接口30’,第一溶液槽40和第二溶液槽40’;所述第一溶液槽40上方敞口并且设置有第一回转纺丝机构50,所述第二溶液槽上方40’敞口并且设置有第二回转纺丝机构50’;所述第一高压对接口20和第二高压对接口20’分别为所述第一回转纺丝机构50和第二回转纺丝机构50’的纺丝电极提供高压;所述第一传动接口30和第二传动接口30’分别为所述第一回转纺丝机构和第二回转纺丝机构的旋转轴提供驱动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液槽装置能够实现纳米纤维的混纺并形成复合纳米纤维结构;而且所述的升降机构用于调节纺丝电极和接收电极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得到不同直径的纳米纤维材料,从而极大的丰富了纳米纤维材料的种类。
虽然具体实施方式部分已经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阐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以内,可以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式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的具体实施例,只要没有脱离实用新型实质的实施方式,均应理解为落在了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同日精密测试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同日精密测试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67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细纱中长上销
- 下一篇:对刷刷辊喷嘴角度自动调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