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械手表的擒纵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6400.4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1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兆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海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B15/14 | 分类号: | G04B15/14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杨宝兰 |
地址: | 30022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手表 擒纵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表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械手表的擒纵叉。
背景技术
机械手表中的叉瓦式擒纵机构的擒纵叉分为直擒纵叉(简称“直叉”)和K型擒纵叉(也称为“侧叉”),在现有的机械手表设计中一般采用直擒纵叉,但有时因为受平面结构安排的限制,直擒纵叉安排不下时就要采用K型擒纵叉。在同轴式陀飞轮的设计时一般采用K型擒纵叉。
图1是现有的直擒纵叉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直擒纵叉的叉头部分和进出瓦连线几乎成直角;当机芯允许摆轮、擒纵叉、擒纵轮成一直线时,一般选用直擒纵叉。
图2是现有的K型擒纵叉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K型擒纵叉的叉头部分紧靠进瓦部分,叉头部分和进瓦、出瓦几乎成一直线;当机芯受条件限制,摆轮、擒纵叉、擒纵轮为三角形时,需选用K型擒纵叉。但现有的K型擒纵叉的形状由于呈直线,机芯装配时不易夹持零件和轴榫入眼,使装配困难;另外,限位钉调整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方便装配和限位钉调整方便的擒纵叉。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械手表的擒纵叉,包括,叉头,进瓦和出瓦;所述进瓦与出瓦一左一右被固定在擒纵叉主体上,所述叉头一体形成在擒纵叉主体的端部;在连接进瓦和出瓦的擒纵叉主体上垂直形成有直杆,2个限位钉位于直杆的两侧,限位钉被固定在夹板上。
所述擒纵叉主体与直杆在同一水平面,所述直杆与限位钉相互作用。
所述直杆与擒纵叉主体一体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擒纵叉上增加有直杆,直杆的头部与两个限位钉相互作用,限位钉对擒纵机构能够有效限位,限位钉调整方便;另外,由于叉头、进出瓦、直杆在一个层面上,装配时操作者容易夹持住擒纵叉,因此,擒纵叉的轴榫能够方便入眼,该结构方便装配和检验。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直擒纵叉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K型擒纵叉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擒纵叉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叉头 20.进瓦 30.出瓦 40.直杆 50.限位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机械手表的擒纵叉,包括,叉头10,进瓦20和出瓦30;所述进瓦20与出瓦30一左一右被固定在擒纵叉主体上,所述叉头10一体形成在擒纵叉主体的端部;在连接进瓦20和出瓦30的擒纵叉主体上垂直形成有直杆40,所述擒纵叉主体与直杆40在同一水平面,装配时操作者容易夹持住擒纵叉,因此,擒纵叉的轴榫能够方便入眼,所述直杆40与擒纵叉主体一体形成;2个限位钉50位于直杆40的两侧,限位钉50被固定在夹板上,直杆40在牵引力矩的作用下与限位钉50相互作用,限位钉对擒纵机构能够有效限位,限位钉调整方便,并通过调整限位钉更精确的确定擒纵叉的位置,使手表走时更准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海表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海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64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称式双陀飞轮机械手表的上条机构
- 下一篇:双陀飞轮机械手表的差动轮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