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放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6358.6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8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屠金拨;韩俊;王明仲;黄河飞;李小富;赵光灿;解兴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3536***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线调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皮带机长距离安装和高直线度要求的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井下钢丝绳芯胶带输送机(以下称强力皮带)运输距离长,每台一般在1000米以上。因此,在安装时要求先进行测量放线,由于井下巷道起伏不定,采用测量仪器难以达到安装技术要求,因此,还辅助一定技术方法来达到放线目的。在强力皮带安装前,先由单位测量部门在安装巷道内给定一定数量的安装中心点及腰点用于安装时候放中心线及腰线,一般放线会有两种比较常见的方法:光学放线(激光)和线绳放线。激光放线的激光源安设高度、角度控制对操作者要求较高,同时激光设备比较昂贵。线绳放线时因为重力的影响,线绳并没有在一条直线上(尤其垂直面),而且线绳两端的拴挂不好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放线装置,可升降高度,可调节中心,以解决长距离运输的强力皮带机安装时,在直线方向和竖直面上定位,满足安装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放线装置,包括本体架,本体架顶端与升降架相连,升降架上有调中心装置,调中心装置下方有张紧装置,张紧装置连接在本体架上。升降架可以沿着主体架高度方向升高或者下降,达到调节高度的目的。调中心装置在升降架上可以左右移动,方便调整对中。
所述本体架包括主杆和可绕主杆一端旋转的后腿。主杆具有升降高度的结构,该结构与升降架的升降结构相同。后腿与主杆的顶端连接,并可以绕主杆顶端旋转,远离或者靠近主杆。根据使用地点的坡度来调整本体架的后腿,使得本体架主杆始终保持垂直于坡面。
放线架两台一组。升降架与调中心装置配合使用,使得线绳经过中心垂线与腰点间连线的交点,张紧装置减小了重力对线绳的影响,提高了直线度。
本实用新型可升降、调中心放线装置,结构简单,经济,使用方法简单容易掌握,同时也能够满足设备安装精度要求,性价比高。
附图说明
图1 为放线装置结构主视图;
图2 为放线装置左视图;
图3为升降架和张紧装置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主杆升降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放线装置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放线装置,包括本体架1,本体架1顶端与升降架2相连,升降架2上有调中心装置4,调中心装置4下方有张紧装置3,张紧装置3连接在本体架1上。本体架1包括两根主杆6和两根后腿7。主杆6的顶端和后腿7铰接,下方通过两根可调长度的螺杆8与后腿7铰接在一起,提高本体架1的刚度,同时通过改变螺杆8的长度,后腿7可以绕主杆6(在二者组成的平面内)顶端旋转。主杆6也具备高度升降结构(如图4所示),该结构与升降架2的升降结构相同。借助升降结构和可旋转的后腿7,主体架1能够适应多种坡面,保持主杆6垂直坡面。两根后腿7之间有两根横向连杆9,其中一根横向连杆9上有张紧装置3。
如图3,升降架2包括横梁10和横梁两端的撑杆11,撑杆11插入本体架1的主杆6中,通过撑杆11的升降来调整升降架2的高度。调中心装置4为一可绕升降架2的横梁10旋转并左右移动的带槽滚轮。张紧装置3为一带钩的弹簧装置。
放线装置两台一组配合使用,放线装置之间用线绳5或细钢丝连接,配合给定的中、腰点给出安装中心线。
在给定的中心点拴挂一个线锤,在两巷帮给定的腰点间用线绳5连接起来,线绳5张紧,两条线绳5便有个交点,相邻两中心点用同样办法取得交点,两台放线装置将两个交点夹在中间且放线装置尽量靠近交点固定在巷道底板上,通过升降架2的升降和调中心装置4使线绳5经过两交点,再使用张紧装置3将线绳5张紧,这样就可以最大化的减小重力对线绳5直线度的影响,放线装置的循环交叉使整条安装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安装强力皮带部件时再通过升降架2或主杆6的高度升降结构调整好部件的水平,这样即可解决强力皮带安装时的直线度及水平度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63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