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胶创可贴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144308.4 | 申请日: | 2013-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8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汇泰康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俞宗耀;俞昉 |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胶 创可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外科一次性耗材创可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压迫止血、保护创面、预防感染、促进愈合的硅胶创可贴。
背景技术
创可贴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外科用药,有保护创面、促进愈合的作用。通常对于表皮细小的擦破/划伤,往往使用结构较为简单的硅胶创可贴,如名称为硅胶创可贴,公开号为CN201510428U实用新型专利所报道的硅胶创可贴,无创口垫,由于没有创口垫的厚度,硅胶带可以直接紧密粘接在皮肤上,中间不会留有空隙,可以很好地防止灰尘和细菌的进入。对于皮肤表面较大损伤,则在硅胶带涂胶面的中央位置需设置一块用于吸收创面渗液的无纺布创口垫胶,或者需设置一块带有功能性药物的创口垫,促进创口愈合。当需要使用时,撕开冷封纸,剥掉隔离纸,让创口垫对准伤口把胶带贴在皮肤上即可。但是使用这种创可贴,因为创口垫有一定的厚度,创可贴的带药物辅料创口垫的敷贴面与创面不容易平整紧密贴合、中间容易留有室隙,产生疤痕。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一旦人体脸部、颈部或者手臂、腿脚部等表皮外露部分受伤时,由于怕留下疤痕影响美感,一般不会轻易使用创可贴,从而限制了创可贴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具有保护创面、促进愈合、不留伤疤的创可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硅胶创可贴,包括硅胶片及其表面的粘胶层,创口垫和防粘隔离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片表面置有向内凹的内凹空间,所述内凹空间内置创口垫,所述创口垫及其周边的所述硅胶片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所述硅胶片表面的粘胶层,防粘隔离层与所述硅胶片的大小、形状一致。
所述创口垫位于硅胶片表面的粘胶层和防粘隔离层之间,并周边被所述粘胶层和防粘隔离层包裹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创可贴的使用时敷贴面,即所述创口垫及其周边的硅胶片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因此硅胶胶带可直接贴在创口上,与周边皮肤紧密贴合,不留间隙折痕,不仅可以很好的防止灰尘和细菌的进入,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创面愈合。创口垫位于硅胶片表面的粘胶层和防粘隔离层之间的创口垫,周边被粘胶层和防粘隔离层包裹密封,有利于药效的维持。
附图说明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l为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 硅胶片;2. 粘胶层;3. 内凹空间:4. 创口垫;5. 防粘隔离层。
具体实施方式
图l为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由图可见:一种硅胶创可贴,包括硅胶片1及其表面的粘胶层2,创口垫4和防粘隔离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片1表面置有向内凹的内凹空间3,所述内凹空间3内置创口垫4,所述创口垫4及其周边的硅胶片1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所述硅胶片表面的粘胶层2,防粘隔离层5与所述硅胶片1的大小、形状一致;所述创口垫4位于硅胶片1表面的粘胶层2和防粘隔离层5之间,并周边被所述粘胶层和防粘隔离层包裹密封。
如图l所示的创可贴,因为所述硅胶片1表面置有向内凹的内凹空间3,所述内凹空间3内置创口垫4,所述创口垫4及其周边的硅胶片1表面处于同一平面,所以创可贴的创口垫4及其周边的硅胶片1粘胶层表面可以与皮肤紧密接触,不会产生空隙,很好地阻止了灰尘和细菌的进入。
因为所述创口垫4位于硅胶片1表面的粘胶层2和防粘隔离层5之间,并周边被所述粘胶层和防粘隔离层5包裹密封,在使用时只要将防粘隔离层5(防粘纸)剥离,将创口垫4对准皮肤创伤位置,将创口垫4周边的硅胶片粘胶层2直接粘贴于创口周围的皮肤上,与皮肤紧密接触。因此在使用前和使用中都便于创可贴创口垫4药效的维持和保存。
本实用新型硅胶创可贴储存或运输途中可封装于冷封纸或铝箔纸中。所述的硅胶片可根据使用部位透气性要求,打孔或不打孔。
所述硅胶片1为硅胶胶带,所述防粘隔离层5为防粘纸或防粘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汇泰康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宁汇泰康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43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