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3926.7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3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季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恒力医药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B3/00 | 分类号: | B67B3/00;B67B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邬玥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品制造领域,尤其涉及药品包装中压盖环节。
背景技术
药品包装环节中经常需要对药瓶内盖进行压盖操作,该项操作是一项简单枯燥的工作。操作如图1所示,药品行业的内盖大都包括盖帽11和盖塞12。内盖的压盖操作机械化和自动化操作比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现有内盖的形状提供一种压盖装置,以解决现有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盖装置,包括设有一通孔的支撑板、铰接于支撑板的活动托块和能够在通孔内穿插运动的压盖头;通孔直径大于待压内盖的盖帽直径,活动托块设有朝向通孔中心的托头,活动托块与支撑板的铰接部位在活动托块重心与托头之间,托头在不受来自压盖头的作用时距离通孔轴心线的距离为一指定量,指定量小于待压内盖盖帽的半径并大于待压内盖盖塞的半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盖装置提供了一种药品包装中压盖环节的一种压盖机械化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方法简单实现成本低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活动托块数目为两个,并以通孔轴心线轴对称。优化活动托块的数目和位置,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实际应用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板还设有滑槽,滑槽的中间线与通孔的轴心线相交,滑槽槽宽小于待压内盖盖帽的直径并大于待压内盖盖塞的直径。通过滑槽的导向作用,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奠定基础,可大幅提高产品生产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孔直径大于待压内盖的盖帽直径0.5-2mm。保证不影响内盖的移动下确保精确定位内盖位置,与支撑板下部的瓶体对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压盖头形状为直径小于通孔直径的圆柱体,压盖头与通孔同轴设置。提供了一种满足本实用新型要求的压盖头的形状做示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压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提供的压盖装置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提供的压盖装置局部A向的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或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压盖装置,包括设有一通孔21的支撑板20、铰接于支撑板20的活动托块31和能够在通孔21内穿插运动的压盖头4。通孔21直径大于待压内盖的盖帽11直径为0.5-2mm。活动托块31设有朝向通孔21中心的托头32,活动托块31与支撑板20的铰接部位在活动托块31重心与托头32之间。托头32在不受来自压盖头4的作用时距离通孔21轴心线的距离为一指定量,指定量小于待压内盖盖帽11的半径并大于待压内盖盖塞12的半径。
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托块31数目不限,本实施例采用以通孔21轴心线轴对称的两个活动托块31。
更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20上表面还设有滑槽22,滑槽22的中间线与通孔21的轴心线相交,滑槽22槽宽小于待压内盖盖帽11的直径并大于待压内盖盖塞12的直径。方便本实用新型流水化作业和实现制造自动化。
压盖头4以能够在通孔内穿插运动即可,故形状可不受限制。本实用新型采用直径小于通孔21直径的圆柱体,并且,压盖头4与通孔21同轴设置。
工作中,首先将内盖置于支撑板20的通孔21中,由于托头32不受来自压盖头4的作用时距离通孔21轴心线的距离小于待压内盖盖帽11的半径并大于待压内盖盖塞12的半径,故内盖盖塞12受到托头32的支撑力静止。
如图2所示,当压盖头4向下运动,通过内盖盖塞12推动托头32以铰接部位为轴旋转运动,进而扩充了托头32与通孔21轴心线之间的距离,最终达到将内盖盖塞12塞入瓶体13。
随后,压盖头4做向上的运动时,由于活动托块31与支撑板20的铰接部位位于活动托块31的重心和托头32之间的位置上,活动托块31的重力推动活动托块31以铰接部位做复位旋转,直至活动托块31再次触及支撑面20下表面,完成一个循环。可再次安入待压内盖,反复操作。控制好内盖和瓶体13的投送总成,即可完成流水压盖。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恒力医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恒力医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39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