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泵井电流记录仪发条旋钮专用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3918.2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5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峰;李海燕;陈晓闽;朱学敏;杨廷博;刘芳;肖玉华;孟秋红;周俞梁;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海峰 |
主分类号: | B25B13/48 | 分类号: | B25B13/4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7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泵井 电流 记录仪 发条 旋钮 专用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泵井电流记录仪发条旋钮专用扳手,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制造简易、使用方便的电泵井电流记录仪发条旋钮专用扳手。
背景技术
采油的电泵井现场电流采取电流记录仪使用电流卡片进行记录。电流卡片成为我们掌握电泵井生产情况、分析电泵井故障的重要资料。由于电流记录仪受电泵井控制柜空间限制,电泵井电流记录仪发条旋钮操作空间狭小,只能使用两只手指扭动,由于发条力矩较大,增加了手指受伤可能的同时,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制造简易、使用方便的电泵井电流记录仪发条旋钮专用扳手。
本实用新型的电泵井电流记录仪发条旋钮专用扳手,包括与操作者的手部相配合的扳手手柄以及与扳手手柄通过连接杆相固定的接触套件,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接触套件的下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与发条旋钮相配合的半圆形缺口。接触套件与扳手手柄通过连接杆相连接,设置于接触套件下表面上的半圆形缺口用于卡入到发条旋钮上;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扳手,有效地增加了拨动发条旋钮的力矩,使得电泵井电流记录仪发条的扭动不再费时、费力。
本实用新型的电泵井电流记录仪发条旋钮专用扳手,所述扳手手柄所在的方向与半圆形缺口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电泵井电流记录仪发条旋钮专用扳手,所述扳手手柄、连接杆的长度分别为5cm、3cm;所述半圆形缺口的直径和长度分别为1cm和3cm。
本实用新型的电泵井电流记录仪发条旋钮专用扳手,所述扳手手柄、连接杆和接触套件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专用扳手,通过设置于操作者手部相配合的扳手手柄,以及在接触套件的下表面设置半圆形缺口,即使在电泵井控制柜狭小的空间内,也可实现了对发条旋钮的扭动,具有省时、省力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专用扳手制造简易,能克服电流记录仪发条旋钮操作空间狭小的弊端;单手即可实现扳手的操作,避免了手指受伤,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为采油电泵井的管理做出了贡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发条旋钮专用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发条旋钮专用扳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接触套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发条旋钮专用扳手的应用原理图。
图中:1扳手手柄,2连接杆,3接触套件,4半圆形缺口,5发条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分别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发条旋钮专用扳手的结构示意图和剖视图,其包括扳手手柄1、连接杆2和接触套件3,接触套件3的下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半圆形缺口4,在使用的过程中,发条旋钮5卡入至半圆形缺口4之中。接触套件3通过连接杆2与扳手手柄1相固定,扳手手柄1与操作者的手部相配合;扳手手柄1的长度方向与半圆形缺口4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操作者通过手持扳手手柄1,可有效增加旋转发条旋钮5时的力矩。
本实用新型的电泵井电流记录仪发条旋钮专用扳手,扳手手柄1、连接杆2的长度可分别选用5cm、3cm;半圆形缺口4的直径和长度可分别选为1cm和3cm。扳手手柄1、连接杆2和接触套件3的材质均可选为不锈钢,以便增加整个专用扳手的使用寿命。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专用扳手,即使在电泵井控制柜狭小的空间内,也可实现了对发条旋钮的扭动,具有省时、省力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专用扳手制造简易,能克服电流记录仪发条旋钮操作空间狭小的弊端;单手即可实现扳手的操作,避免了手指受伤,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为采油电泵井的管理做出了贡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海峰,未经李海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39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力偶合器拆卸工装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丝抛光机的锁止插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