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流电驱矿用自卸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3808.6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2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韩阁;李青;吴忠安;唐开林;张光明;李继伟;桑春宁;杨荣江;王雪阳;孟龙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26 | 分类号: | B60G11/26;B62D21/02;B60P1/28 |
代理公司: | 襄阳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7 | 代理人: | 严崇姚 |
地址: | 44100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电 驱矿用 卸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用自卸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专用于露天矿山、港口码头、水利水电工程和钢厂等大型施工现场,在露天场合为完成岩石土方运输与矿石运输等任务而使用的一种非公路矿用自卸车。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外大型露天矿山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动轮矿用车作用凸显,在同等产量的情况下,大吨位矿车可以减少用车数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1、解决了一般矿用汽车油气悬架载荷条件恶劣的问题,减小了油气悬架应力峰值,减少磨损,提高油气悬架使用寿命。2、将两个连杆同时与油气悬架活塞杆直接相连,结构简单,前轮定位参数变化小,提高矿用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3、由于各连杆两端均为关节轴承连接,各连杆受力方向沿两端关节轴承球心连线且相互影响小,减小车架等结构件受力方向变化和变形型式,提高车辆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露天场合为完成岩石土方运输与矿石运输等任务而设计的一种用于大型施工现场,且具有车载重量大、效率高、维修次数少、相对寿命长、性价比高的矿用自卸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交流电驱矿用自卸车,包括车架、车厢、悬架、工作平台、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传动系统、进排气系统、电液系统,传动系统包括发动机、发电机、后轮毂中的电动机、轮边减速器、拉杆,电液系统包括电气系统与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包括两根纵梁、横梁、龙门、连接支座,纵梁、横梁均为封闭箱型结构;车厢的底面为12o单坡度结构;悬架采用单气室油气悬架,且该单气室油气悬架的活塞杆分别通过关节轴承与两个连杆相连,该两个连杆的另一端均设有关节轴承。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车厢地板的板材厚度为15~20mm。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车厢前部设有向前伸出的保护罩,保护驾驶室及发动机罩不被电铲装卸的矿石撞击损坏。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悬架的筒内顶部空间充满氮气。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单气室油气悬架,为复合连杆式悬架,能改善矿用汽车前悬架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延长结构件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提高矿用汽车的可靠性和乘坐舒适性。其优点:1、解决了一般矿用汽车油气悬架载荷条件恶劣的问题,减小了油气悬架应力峰值,减少磨损,提高油气悬架使用寿命;2、将两个连杆同时与油气悬架活塞杆直接相连,结构简单,前轮定位参数变化小,提高矿用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3、由于各连杆两端均为关节轴承连接,各连杆受力方向沿两端关节轴承球心连线且相互影响小,减小车架等结构件受力方向变化和变形型式,提高车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首先,操作简单,电动轮自卸卡能在较大范围内方便地实现无级调速,对于车辆动力变化,只要踩下牵引踏板,电气系统即可完全自行调节;其次,动力制动灵活,当卡车下坡时,电机动力制动状态,只要踩下电制动踏板,卡车即可制动,而机械传动的动力制动存在动力制动器和发动机速度相匹配的操作要求,且电制动与发动机冷却系统没有负载和热转换的问题,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电制动功能模式减少了制动器的磨损,延长了制动器的使用寿命;最后,传动部件少,底盘结构简单,由于电动轮自卸车将牵引电机与轮边减速机构组合成一个整体安装在车轮轮毂腔内,节省了机械传动车的液力变矩器、变速箱、传动轴、主减速箱、差速器的空间,方便了整车布置和空间利用.底盘结构简单,维修保养方便。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煤、铁、铜、金、油砂等各种露天矿产和特大工程土石方的运输,帮助大型露天矿山企业提高采矿生产率,降低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前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后桥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后桥轮边减速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车架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车厢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38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压合并智能单元装置
- 下一篇:基于智能台区的能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