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油碳氢测定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3487.X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1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万盛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27 | 分类号: | G01N27/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39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 碳氢 测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分析仪器,具体涉及一种燃油碳氢测定仪。
背景技术
物质中的碳和氢元素可以用燃烧氧化后,利用库仑法进行检测,通过测定仪计算物质中碳和氢的含量。现有的用于检测燃油中碳氢的仪器存在以下不足:只能检测挥发性不高的燃油物质,对于汽油或柴油等高挥发性的物质,则很难或无法检测,而且仪器成本高、工作效率低,操作复杂,不符合低碳、节能、高效的社会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工作稳定可靠,精确度、准确度高的燃油碳氢测定仪,其利用同一个高温裂解炉,一个专用裂解管,以及检测器,即可实现碳和氢的简单、快速测定。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一种燃油碳氢测定仪,由样品气化裂解系统、气体净化装置、二氧化碳转化装置、检测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所述样品气化裂解系统含有氧气供给装置、可控温的样品气化炉和高温裂解炉、专用裂解管和进样装置,进样装置可以是人工进样装置,也可自动进样装置;所述气体净化装置含除硫氧化物装置和除氮氧化物装置;所述二氧化碳转化装置是指二氧化碳转化成水的装置,它包含一个可控温的高温炉、一个内装有氢氧化锂的转化管等;所述检测系统含二 个电解池:第一电解池用于测氢、第二电解池用于测碳(用于测二氧化碳转化成的水中的氢值,该测量值可通过计算转换成碳的测量值);所述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含对二个电解池的电信号的采集处理、温度信号采集处理。所述控制系统含样品自动进样、炉温控制、二个电解池的电解过程控制、数据采集与处理的控制,并经计算机或单片机处理、输出测量结果。
上述结构中,样品进样装置送入高温裂解系统的气化炉、高温裂解炉,裂解炉安放有裂解管,富氧条件下炉温可达1000℃,样品完全燃烧。燃烧产物除去硫的氧化物后输入在与裂解管出口端连接的第一电解池,第一电解池与除氮装置相连接,然后与二氧化碳转化装置相连接,再与第二电解池相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可以检测汽油、柴油等易挥发物质;
2、操作简单,检测所得的数据真实性强,检测结果准确;
3、测量过程可控性强,检测简便,快捷;
5、由计算机或单片机控制整个检测过程,处理检测数据,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所示,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燃油碳氢测定仪,由样品气化裂解系统、气体净化装置、 二氧化碳转化装置、检测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所述气化裂解系统以气化裂解系统2为主体,配有自动进样系统1和氧气供给器6。所述检测系统含有测氢电解池3和测碳电解池7。所述气体净化装置含有除硫装置3和除氮装置9。所述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含有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11和数据传送线5、15。数据传送线5与测氢电解池4相连,传送线15则与测碳电解池相连,采集电信号。传送线14用于向计算机控制系统传送数据。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含有计算机控制系统10数据传送线12、13,数据传送线12与自动进样系统1双向连接,用于控制和采集信息;数据传送线13与气化裂解系统2、二氧化碳转化装置8双向连接,用于控制和采集信息;自动进样系统1、气化高温裂解系统2、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11通过数据传送线12、13、14输送数据给计算机控制系统处理输出测量结果。
本发明运行时,由计算机或单片机发出测定指令,将称量好的样品逐渐送入气化裂解系统2的高温区,在富氧条件下样品在炉温达1000℃的裂解炉中燃烧。本实施例中样品裂解产物水和二氧化碳分别由测氢电解池4和测碳电解池7检测。测定数据通过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11采集后传送给计算机或单片机控制系统10,由计算机或单片机计算并打印测定结果。
本发明主要针对智能无线发射与接收设备所进行的改进,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故举凡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变化及等效变换,均应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万盛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万盛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34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