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箱琵琶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143267.7 | 申请日: | 2013-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8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 发明(设计)人: | 曹蕙姿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城市学院 |
| 主分类号: | G10H3/18 | 分类号: | G10H3/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3000 湖南省益***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琵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琵琶,尤其涉及一种电箱琵琶,具体涉及一种可以扩大琵琶音量的琵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琵琶,均需外接音响才能扩大声音,才能更好地适应于大型演出。现有的琵琶只能适用于特定的具有相应设施条件的场合,而且专门的音响价格较贵。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普通的琵琶声音小,而需外接音响的琵琶,使得琵琶在人们生活享受中受到极大的限制,这给人们的娱乐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麻烦。如果随身携带专用电源和音响显然是不现实的,也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箱琵琶,该电箱琵琶具有录音、扩音功能,能够满足更大场合、更多人员的琵琶声乐所需,声音效果较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箱琵琶,包括琵琶本体,其特征在于:琵琶本体内部具有声乐腔体,声乐腔体中设有电源、拾音器、均衡器和扩音喇叭,拾音器、均衡器和扩音喇叭依次电连接,电源分别与拾音器、均衡器和扩音喇叭电连接。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声乐腔体中还设有与电源电连接的放大器,所述放大器设置于均衡器和扩音喇叭之间,所述拾音器、均衡器、放大器和扩音喇叭依次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为直流电源,电源上设有与外界电源连接的电源插口,通过专用的、带有变压器的插线器可与外界交流电直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琵琶的基础上加设有声乐腔体,在声乐腔体中内置有拾音器、均衡器和放大器,可以对琵琶的声响进行收集、净化、加强放大处理,然后将放大后的声音通过扩音喇叭扩音播放出去,音响效果好,能将琵琶的声音传送得更远,满足了人们的娱乐需求,携带、使用也非常方便。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经济实用,不受使用场地及现场条件的限制,易于推广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结构框图。
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1-琵琶本体,2-声乐腔体,3-电源,4-拾音器,5-均衡器,6-放大器,7-扩音喇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电箱琵琶,包括琵琶本体1,该琵琶本体1为传统琵琶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对传统琵琶做出结构改进,以使得琵琶具备扩音和便携功能。琵琶本体1内部具有声乐腔体2,声乐腔体2正对琵琶的声弦发音处。声乐腔体2中设有电源3、拾音器4、均衡器5和扩音喇叭7,拾音器4、均衡器5和扩音喇叭7依次电连接,电源3分别与拾音器4、均衡器5和扩音喇叭7电连接。本实施例的扩音喇叭7可以设于琵琶本体1的外表壁上,这样将更有利于声音的传播。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声乐腔体2中还设有与电源3电连接的放大器6,放大器6设置于均衡器5和扩音喇叭7之间,拾音器4、均衡器5、放大器6和扩音喇叭7依次电连接。
本实施例的电源3为直流电源,电源3上设有与外界电源连接的电源插口,通过专用的、带有变压器的插线器可与外界交流电直接连接,当然也可以通过普通的电源连接线与外界直流电源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拾音器4用于吸收琵琶弹奏时发出的声音,并将声音信息传输至均衡器5中,均衡器5收到声音信息数据,并对声音信息数据进行消除燥声处理或消除声音杂质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声音信息数据传输至放大器6中,放大器6对接收到的声音信息数据进行加强声音处理,然后通过扩音喇叭7扩音播放。这样,通过扩音喇叭7播放的声乐效果极佳,声音清晰不含杂音,并且声音洪亮可以传送到更远的距离,有利于大场合、人数众多的情况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城市学院,未经湖南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32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流道分流板及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实现行位与铲鸡一体化的精密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