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终端的电路板、电池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3036.6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1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何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4M1/02;H01M2/20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房平木 |
地址: | 200121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终端 电路板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电路板与电池的连接结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MP4,PDA,平板电脑,便携式电脑,掌上电脑等登在日常生活中已经非常普及,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工具。移动终端的小型化、轻薄化、多功能化已经成为了现在发展趋势。
在移动终端中,通常需要容置一供电电池,用于提供移动电话的工作电源。相应的,为了能与供电电池有效的进行连接,移动电话中通常需要设置一个电池连接器有效地把供电电池的电源提供给移动电话的内部元件以进行正常的工作。传统的电池连接器作为一个独立的元件,需要焊接在移动终端内部,占据一定的空间,不利于移动终端的小型化、轻薄化。为了满足移动终端多功能化的需求,移动电话内部所需要的元器件也越来越多。然而,由于电池已经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空间,如何使得移动电话中元器件所用的空间进一步地节省以满足小型化、轻薄化、多功能化的需求成了现在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由于移动电话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满足移动电话多功能的需求下, 如何尽可能的降低移动电话的成本也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移动终端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移动电话中元器件占据空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电路板,其可以节省移动电话的内部空间,因此可以满足移动电话轻薄化、多功能化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电路板与电池的连接结构,满足移动电话小型化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电路板和电池的连接结构,在满足小型化的需求的同时,满足电连接的可靠性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电路板和电池的连接结构,提高移动终端和电池的耐用性,以及修理的便捷性和降低修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电池,有利于满足移动终端轻薄化的需求,同时可以提高电池的耐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上述的电路板以及与电路板相配合使用的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电路板,包括一板体,其上设置有印刷电路以及多个与印刷电路电连接的用于安装电子元件的安装区域;所述板体上还设置有一与电池电连接用以 给所述电子元件提供电源的电池连接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连接结构一体成型地设置于所述板体上且延伸于主板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连接结构垂直地设置于所述板体上并与所述电池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连接结构上设置有与电池电连接的金属端子,且所述金属端子与所述印刷电路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端子的材料为铍铜,且所述金属端子上设置有一耐磨层。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端子包括多个连接电源的金属端子。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连接结构包括一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并固设于所述板体的一侧。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电池,包含一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的一侧设置弹性接触部。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本体上还设置有容置所述弹性接触部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接触部与所述凹槽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接触部设置于所述电池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接触部设置弯折部,形成弹性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接触部是波浪形结构。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移动终端的电路板以及所述电池,所述电路板的电池连接结构与所述电池相耦合。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连接结构一体成型凸设于所述板体上并延伸于所述板体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连接结构上设置有与电池电连接的金属端子以及设置在金属端子上耐磨层。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金属端子相匹配的弹性接触部以及用来容置所述弹性接触部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接触部设置于所述电池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接触部设置弯折部,形成一弹性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接触部是波浪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30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