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套管外压挤毁试验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2874.1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9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忠文;焦炜;毕宗岳;梁根选;张锦刚;田小江;张峰;王勇;杨志孝;王一岑;王军;史交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0 | 分类号: | F16J15/10;G01N3/02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李凤岐 |
地址: | 72100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管 压挤 试验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管材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套管外压挤毁试验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已有的油套管全尺寸外压挤毁试验装置包括挤毁筒,挤毁筒包括筒体、端盖以及密封装置。密封装置既要保证与筒体的内壁密封,还要求保持与试样外壁密封,同时还要考虑试样外径的公差变化,所以对密封结构的可靠性要求较高。目前的密封结构虽然能够满足要求,但这种结构安装时需要预紧法兰,逐个上紧螺栓,拆卸时需要逐个拆卸,使用不方便且由于螺栓的松紧程度不同会产生偏斜的情况,影响密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套管外压挤毁试验密封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使用不方便且会影响密封效果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套管外压挤毁试验密封装置,包括内密封垫片和外密封垫片,所述内密封垫片和外密封垫片均套装在试样上,且内密封垫片的外端面上具有环形凸台,外密封垫片的内端面上具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台通过连接螺纹与环形凹槽连接,且环形凸台内侧套装内橡胶密封圈,外侧套装外橡胶密封圈,通过旋转外密封垫片作用内橡胶密封圈和外橡胶密封圈对外压筒内壁和试样外壁进行密封。
所述外密封垫片的外侧设有端头压盖,且端头压盖通过螺纹与外 压筒的内壁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内、外密封垫采用采用螺纹连接,通过旋转外密封垫片作用内橡胶密封圈和外橡胶密封圈对外压筒内壁和试样外壁进行密封。拆卸方便、省时省力,且密封效果好。同时采用橡胶密封圈代替橡胶密封垫,可减少密封材料的消耗,同时有利于提高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油套管外压挤毁试验密封装置,包括内密封垫片1和外密封垫片2,所述内密封垫片1和外密封垫片2均套装在试样7上,且内密封垫片1的外端面上具有环形凸台8,外密封垫片2的内端面上具有环形凹槽9;所述环形凸台8通过连接螺纹5与环形凹槽9连接,且环形凸台8内侧套装内橡胶密封圈3,外侧套装外橡胶密封圈4,通过旋转外密封垫片2作用内橡胶密封圈3和外橡胶密封圈4实现对外压筒10内壁和试样7外壁进行密封。所述外密封垫片2的外侧设有端头压盖6,且端头压盖6通过螺纹与外压筒10的内壁连接顶紧外密封垫2。
安装时,首先将内密封垫片1套装在试样7上,并在环形凸台8内侧套装内橡胶密封圈3,外侧套装外橡胶密封圈4,然后将外密封垫2通过连接螺纹5旋入内密封垫1,使设置在内、外密封垫之间的内橡胶密封圈3和外橡胶密封圈4被挤压变形并形成密封,即完成了密封的安装。最后将端头压盖6通过螺纹与外压筒10的内壁连接顶紧外密封垫 2。拆卸时,首先将端头压盖6旋出,然后将外密封垫1旋出即可。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同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28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