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压印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2168.7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2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高育龙;顾滢;何钊;赵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9/00 | 分类号: | B29C69/00;B29C59/02;B29C65/56;B29C35/02;B29C41/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邓云鹏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压印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纳米压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续压印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压印是指将被压印材料置于模具和基材之间,在压力作用下使材料充塞进有起伏结构的模具中,固化后脱模完成模具图形复制的技术。压印特别是微纳米压印在光学膜、防伪标签、光碟、微机电系统等图形化制备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光学显示、信息存储、生物医药等高科技领域研究的重要对象。相比于紫外光刻、电子束或离子束光刻等微纳加工手段,微纳米压印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极限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等优点。
在OGS(One glass solution,一体化触控)制备过程中,在对于硬质基材进行压印的过程中,由于软压模的连续使用,软压模会被灰尘或者被胶状物质残留,这样会导致生产的良率下降,在生产过程中对软压模进行清洗,生产效率下降;在对于OGS压印还存在玻璃和模具之间的对准精度不够的问题;在压印的过程中,软压模和基材之间存在气泡,影响外观,如要消除气泡需要引入抽真空步骤来排除软压模和压印材料之间的气泡,所以存在两个问题:(1)需要搭建密闭空间,营造真空环境;(2)抽真空过程耗时非常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能够实现连续压印且生产效率较高的连续压印成型装置。
一种连续压印成型装置,包括:用以沿传输路径输送硬性基材的传输机构、向所述硬性基材上涂布聚合物层的涂布机构以及压印成型机构,所述压印成型机构包括用以放置表面具有微结构的软压模的放模装置、收模装置、将软压模连接于收模装置的中间传动装置、用于以辊压方式使软压模与硬性基材逐步压合的压辊,及安装于压辊内部或与压辊并列放置的固化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化装置为紫外光源或加热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涂布机构为辊涂、丝印涂布或狭缝式挤压涂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模装置上放置有表面具有微结构的软压模,所述微结构最小线宽为500nm~200μm,高度为500nm~20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续压印成型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中间传动装置相对设置或同侧设置的对准机构,所述对准机构设有对准探头。
上述连续压印成型装置中,通过送模路径输送软压模,保证每次都是采用新的软压模对硬性基材进行压印,软压模在压印过程不会被灰尘或者胶状物质残留,生产过程中无需对软压模进行清洗,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良率也同样提高;压印过程中采取辊压方式,使软压模与硬性基材逐步贴合,可有效排挤聚合物层与软压模之间的气泡,获得高质量的压印图形,同时不需要在真空环境下进行,能够节约时间,适合大面积连续压印。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连续压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辊压方式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续压印成型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S110,使一个或多个硬性基材沿传输路径前进。本实施例中,可以是用传输装置连续传输多个硬性基材,如玻璃,然后在不同的工位上分别完成涂聚合物层、对准、压印等工序,进而实现连续压印多个硬性基材。当然,也可以是传输一个长形的硬性基材,如玻璃带,在玻璃带的多个部位上依次压印,实现连续压印。
步骤S120,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硬性基材的待压印部位上涂布聚合物层。本实施例中,向硬性基材需要压印图案的表面或部位涂布聚合物层,聚合物层可以是UV(Ultraviolet Rays,紫外线)胶。涂布方式不限,可以是辊涂、丝印涂布或狭缝式挤压涂布。另外,为了提高效率且使涂布均匀,优先使用自动化涂胶设备,如可以采用辊轮式单面涂胶设备进行涂布。
如果是连续压印多个硬性基材,通常的情况下,硬性基材(如触摸屏玻璃)的一面将全部涂上聚合物层。另外,如果是连续压印多个硬性基材,在前一个硬性基材上涂完聚合物层后,就可以准备涂布后一个硬性基材,其中后一个硬性基材的涂布聚合物层的工作,不一定要等到前一个硬性基材压印完全结束后进行,只要前一个硬性基材已离开涂布工位,后一个硬性基材被输送至涂布工位即可进行涂布,这样能更好保证连续压印的效率,这也是流水线方式作业的特点。类似地,如果是在一个玻璃带的多个部位上压印,也可以如此操作,只要前一个部位已经涂上聚合物层且已离开涂布工位,就可以开始在后一个部位上涂布聚合物层。
此外,可以理解,还可以在压印开始前将所有需要涂布的多个硬性基材或一个硬性基材的多个待压印部位全部涂上聚合物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21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