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阻马达的转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2040.0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6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黄晋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弘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2 | 分类号: | H02K1/22;H02K1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阻 马达 转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的转子,特别是涉及一种磁阻马达的转子。
背景技术
参阅图1,已知的磁阻马达(Reluctance Motor)的转子(rotor)结构主要包含:一本体1,以及一穿过该本体1并与该本体1固定地结合的轴棒2。一般在设计上,该转子的整体结构与重量分布应该呈现均匀且对称的设计,使其重心与几何重心位于同一位置,使该转子在运转时不会产生振动。然而,实际上该本体1包括数片水平且上下堆叠的硅钢片11,由于硅钢片11冲压制成时,每一硅钢片11上的各部位的重量不一定均匀,再加上在冲制该本体1的一个用于与该轴棒2结合的轴心孔洞12时,该轴心孔洞12的位置可能会有误差而偏离该本体1的几何中心,因而导致最后制成的该本体1的各部位重量不均匀,该本体1的重心略有偏移而非位于其几何中心上。如此一来,该转子在运转使用时,就无法平衡地转动而容易发生振动,如此就会影响转子的运作。
正因为存有上述的问题,所以转子在使用之前,必须先通过重心测试机台进行重心测试,以找出该转子的重心位置,当发现转子的重心位置偏离其几何中心时,就会额外利用平衡土黏着于该本体1表面上,以达到配重的效果,从而使转子的重心可回到其几何中心上或可容许的误差范围位置内。但在实际运作中发现,由于平衡土只通过黏着力量附着于该本体1上,当转子转动时,平衡土容易飞走,尤其是当转子的转速较快时更容易发生此问题,或者当该转子使用一段时间后,平衡土的黏性衰退也会导致平衡土掉落,因此已知转子仍存有转动不平衡而振动的缺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创新、平衡效果良好的磁阻马达的转子。
本实用新型磁阻马达的转子,包含:一个本体,以及一个穿过该本体并与该本体固定地结合的轴棒,该本体包括相对的一个第一面与一个第二面。该本体还包括至少一个位于该第一面或该第二面上并用于平衡该磁阻马达的转子的重量的切削孔。
本实用新型磁阻马达的转子,该本体包括一个位于中央并与该轴棒固定的轴安装部,以及数个彼此间隔并自该轴安装部径向突出的突极部,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是由该轴安装部与所述突极部共同界定而成,该本体包括一个切削孔,该切削孔设置于所述突极部中的其中一个突极部上。
本实用新型磁阻马达的转子,该本体包括两个切削孔,其中一个切削孔位于该第一面上,另一个切削孔位于该第二面上。
本实用新型磁阻马达的转子,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本体的第一面上并穿套于该轴棒外围的遮光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磁阻马达的转子,包含:一个本体,以及一个穿过该本体并与该本体固定地结合的轴棒。该磁阻马达的转子还包含至少一个位于该本体上且穿套在该轴棒的外围的配重件,该配重件包括至少一个位于其表面上并用于平衡该磁阻马达的转子的重量的切削孔。
本实用新型磁阻马达的转子,该本体包括一个位于中央并与该轴棒固定的轴安装部,以及数个彼此间隔并自该轴安装部径向突出的突极部,该配重件包括数个分别对应所述突极部的第一配重部,以及数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配重部之间的第二配重部,该切削孔位于所述第二配重部上。
本实用新型磁阻马达的转子,该本体包括相对的一个第一面与一个第二面,该磁阻马达的转子包含两个配重件,所述配重件的其中一个位于该第一面上,另一个位于该第二面上。
本实用新型磁阻马达的转子,还包含一个穿套于该轴棒外围的遮光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该本体或该配重件上设置切削孔来平衡该转子的重量,可以改善以往额外黏着平衡土作为配重而有平衡土容易飞掉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能达到良好的配重与平衡效果,可避免转子运转时产生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已知的磁阻马达的转子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磁阻马达的转子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磁阻马达的转子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本体与一轴棒的立体组合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磁阻马达的转子的一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磁阻马达的转子的一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弘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弘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20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