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容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141584.5 | 申请日: | 2013-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7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 发明(设计)人: | 杨盛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触摸屏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触摸屏作为一种全新的输入设备,因其快捷、方便、人机互动型好等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根据技术原理的不同,触摸屏主要可分为:电阻式触摸屏、电容式触摸屏。但是电阻式触摸屏受限于多点触控控制,因此很多生产厂商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电容式触摸屏的开发研究上。
电容式触摸屏可以感应人体的电流,当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用户和触摸屏表面形成一个耦合的电容,对于高频电流来说,电容是直接导体,通过检测输出信号变化即可以精确的计算出触摸点的位置。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电容式触摸屏通常使用的是菱形ITO的结构,即驱动电极单元101以及感应电极单元102的结构均为菱形结构。为了避免电极之间的相互导通,各层ITO分别通过桥接方式相连,图2为一个像素单元内感应电极单元与驱动电极单元的图案。但是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的电容式触摸屏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采用了菱形结构的电极,导致横向排列的驱动电极电阻值往往比纵向排列的感应电极电阻值要大很多;另外,由于电极之间的正对面积较少,使得形成的耦合电容较小,导致现有技术的电容式触摸屏在防水、悬空以及抗干扰等方面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通过调整感应电极单元以及驱动电极单元的图案,提高了电容式触摸屏防水、悬空以及抗干扰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包括至少一列感应电极线以及至少一行驱动电极线,
所述感应电极线包括多个感应电极单元,相邻的所述感应电极单元桥接串联,所述感应电极单元中设置有四个向外突出的凸起;
所述驱动电极线包括多个驱动电极单元,相邻的所述驱动电极单元桥接串联,所述驱动电极单元中设置有四个向内凹陷的空隙;
所述感应电极单元的图案与所述驱动电极单元的图案互补匹配且并不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电极线与所述驱动电极线相互交叉相间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电极单元沿该感应电极单元所在的感应电极线呈轴对称结构;所述驱动电极单元沿该驱动电极单元所在的驱动电极线呈轴对称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电极单元以及所述驱动电极单元的材料为ITO铟锡金属氧化物。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电极单元的图案与所述驱动电极单元的图案之间布设有空电极的图案。
进一步的,所述空电极的图案与所述感应电极单元的图案与所述驱动电极单元的图案之间间隔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电极线与所述驱动电极线之间至少设置有一层绝缘屏蔽层。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电容式触摸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式触摸屏,感应电极单元中设置有四个向外突出的凸起,驱动电极单元中设置有四个向内凹陷的空隙,感应电极单元的图案与驱动电极单元的图案互补匹配且并不接触,降低了驱动电极单元的电阻值,增加了电容式触摸屏的耦合电容,提高了电容式触摸屏的防水、悬空以及抗干扰的性能。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触摸屏,其具备触摸屏所拥有的一起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触摸屏感应电极线与驱动电极线的图案;
图2为单个像素内现有技术触摸屏感应电极单元与驱动电极单元的图案;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触摸屏感应电极线与驱动电极线的图案;
图4为单个像素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触摸屏感应电极单元与驱动电极单元的图案;
图5为单个像素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触摸屏感应电极单元与驱动电极单元的图案之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触摸屏与现有技术触摸屏输出信号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容式触摸屏,通过调整感应电极单元以及驱动电极单元的图案,提高了电容式触摸屏防水、悬空以及抗干扰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15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用隔爆型单向阀
- 下一篇:一种牛肉高汤冷冻熟面及其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