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电解碳渣的加热法电解质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0977.4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4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东;曹国法;袁志强;朱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经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18 | 分类号: | C25C3/18;C25C3/06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樊羿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 加热 电解质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电解碳渣的回收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电解碳渣的加热法电解质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在铝电解生产过程中,未燃烧的骨料颗粒进入电解质熔液中形成碳渣,一般情况下,碳渣会在电解质表面燃烧掉,但在过量的情况下,需人工及时捞出槽外,以减少碳渣对电解生产过程的不利影响。据统计:每生产一吨原铝约外排碳渣5~20㎏,其中的电解质含量约占碳渣总重量的70%(主要是冰晶石)。目前大部分厂家对碳渣没有进行处理或回收利用,碳渣一般作为废弃物遗弃或用作燃料消耗:作为废物抛弃时,其经风吹日晒风化后,粉尘和氟化物的分解产物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附近居民的人身健康构成巨大的威胁;而碳渣作为燃料燃烧时,其挥发的氟化氢气体会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身健康,大量的电解质会进入燃烧后的灰渣中被抛弃,会再次污染环境,而且也造成了巨大的高附加值的原材料浪费。
目前,已有的技术是浮选技术,即用浮选方法使碳渣中的碳与电解质分离。该技术方案是碳渣先经过粗磨,然后进行二次粗选、三次扫选、三次精选和加热,实现回收电解质的目的。采用该技术方案基本可以实现回收碳渣中电解质的目的,但是由于存在以下两个致命缺点:①回收的电解质中的碳含量仍然较高(约5%)、回收的碳粉中电解质含量仍然较高(约9%),回收的电解质和碳粉均不能直接使用;②废渣、废水、加热的废气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所以,该技术没有在国内电解铝企业推广开来。
因此,研究开发一种碳渣回收利用的新系统:即能有效的解决碳渣中电解质的回收利用问题,又能不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健康,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高效的回收碳渣中的电解质,又不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健康的铝电解碳渣的加热法电解质回收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设计一种铝电解碳渣的加热法电解质回收系统,包括碳渣处理输送装置、加热炉、物料回收装置、余热回收机构、尾气输送机构,所述加热炉包括炉体,该炉体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高温烟道、炉膛、位于中部的燃烧器、位于炉体下部的进料口、位于炉体底部的低温风进口;所述物料回收装置包括依次连通对接的低温烟道、旋风收料器、成品仓,其旋风收料器接所述高温烟道;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包括一级单元和二级单元,其一级单元包括包裹于所述高温烟道外周的一级热交换器、一次鼓风机,所述一级热交换器的出风端经由相应的管道连至所述燃烧器的助燃气进口,其进风端经由对应的管道连至所述一次鼓风机,所述二级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低温烟道中的二级热交换器、二次鼓风机,所述二级热交换器的出风端经由相应的管道连至所述低温风进口,其进风端经由对应的管道连至所述二次鼓风机。
所述碳渣处理输送装置包括磨机、输送机构,该输送机构用于将经磨机粉碎后的物料输送至所述加热炉的进料口。
上述回收系统还设置有对接于所述燃烧器的燃气口的燃气供应机构。
所述尾气输送机构包括引风机和风道,用于将来自所述低温风道中的尾气引至空气净化系统。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有益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电解质的全部回收,并且回收的电解质纯度大于99%,可以直接工业应用;而且不产生废渣、废水,废气进入电解净化系统。实现了碳渣中电解质的高效回收、零污染排放的目的;同时在加热的过程中,由于碳自身燃烧产生部分热量,能耗较低,而余热也可以应用在阳极碳块预热等方面。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可彻底碳渣污染环境的现状,同时可有效的杜绝原材料的浪费。据报道:2012年我国原铝产量为1968万吨,外排碳渣约20万吨。如果全部采用该技术,仅2012年,能够回收电解质约14万吨,价值约6亿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原理图。
图中,1为磨机,2为粉料仓,3为粉料输送机,4为加热炉,5为旋风收料器,6为高温烟道,7为低温烟道,8为成品仓,9为燃烧器,10为一级热交换器,11为二级热交换器,12为一次鼓风机,13为二次鼓风机,14为引风机,15为烟气净化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经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经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09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