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印纸干燥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0276.0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2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戚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戚亮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印纸 干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复印纸用的干燥盒。
背景技术
复印纸(或叫打印纸)作为消耗量巨大的日常办公用品被广泛应用在复印机、针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中。然而,复印纸储放时间过长容易受潮,在复印、打印过程中容易出现卡纸,不仅影响工作效率的快慢,而且还会降低文本形体的美观,而将受潮的复印纸废弃则浪费资源、提高成本,因此如何研发一款可以干燥受潮复印纸的装置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印纸干燥盒。本实用新型可以干燥受潮的复印纸,解决了受潮复印纸容易卡纸的问题,即节约了资源又降低了成本,使用效果非常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复印纸干燥盒,包括一盒体,盒体的上部设有储纸层,盒体的下部设有放置干燥剂的干燥剂底座,储纸层与干燥剂底座之间具有一通气隔层。
上述的复印纸干燥盒中,所述的储纸层分为两部分,包括位于盒体上部的A4储纸层,以及设置在A4储纸层下部的A3储纸层。
前述的复印纸干燥盒中,所述的A4储纸层由一竖板隔成2个储纸槽。
前述的复印纸干燥盒中,所述的A4储纸层的层顶设有一滑动块,滑动块与竖板固定。
前述的复印纸干燥盒中,所述的A3储纸层由通气隔层隔成2个以上储纸槽。
前述的复印纸干燥盒中,所述的通气隔层倾斜设置。
前述的复印纸干燥盒中,所述的盒体的顶面设有一杂物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盒体,盒体的上部具有储纸层,盒体的下部设有干燥剂底座,储纸层与干燥剂底座之间具有一通气隔层,受潮的复印纸放入储纸层后干燥剂底座中的干燥剂经通气隔层吸收复印纸中的水份,达到干燥复印纸的目的,从而解决了受潮复印纸容易卡纸的问题,即节约了资源又降低了成本,使用效果非常理想。作为优先,所述的储纸层分为A4储纸层和A3储纸层两部分,可以干燥不同尺寸的复印纸,通用性强。进一步地A4储纸层由一竖板隔成2个储纸槽,且通过滑动块可以调节2个储纸槽的大小,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灵活性。再进一步地,所述的通气隔层倾斜设置,使得复印纸不易从盒体中掉出,且在盒体的顶面设有一杂物槽,杂物槽中可以放置笔、橡皮、剪刀等杂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盒体,2-储纸层,3-干燥剂底座,4-通气隔层,5-A4储纸层,6-A3储纸层,7-竖板,8-储纸槽,9-滑动块,10-杂物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种复印纸干燥盒,构成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一盒体1,盒体1的上部设有储纸层2,盒体2的下部设有放置干燥剂的干燥剂底座3,储纸层2与干燥剂底座3之间具有一通气隔层4。所述的储纸层2分为两部分,包括位于盒体1上部的A4储纸层5,以及设置在A4储纸层5下部的A3储纸层6;所述的A4储纸层5由一竖板7隔成2个储纸槽8。所述的A4储纸层5的层顶设有一滑动块9,滑动块9与竖板7固定,滑动块卡扣在层顶上并可以任意滑动,通过滑过带动竖板移动,从而调节储纸槽的大小。所述的A3储纸层6由通气隔层4隔成2个以上储纸槽8。所述的通气隔层4倾斜设置。所述的盒体1的顶面设有一杂物槽10。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盒体,盒体的上部具有储纸层,盒体的下部设有干燥剂底座,储纸层与干燥剂底座之间具有一通气隔层,受潮的复印纸放入储纸层后干燥剂底座中的干燥剂经通气隔层吸收复印纸中的水份,达到干燥复印纸的目的,从而解决了受潮复印纸容易卡纸的问题,即节约了资源又降低了成本,使用效果非常理想。作为优先,所述的储纸层分为A4储纸层和A3储纸层两部分,可以干燥不同尺寸的复印纸,通用性强。进一步地A4储纸层由一竖板隔成2个储纸槽,且通过滑动块可以调节2个储纸槽的大小,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灵活性。再进一步地,所述的通气隔层倾斜设置,使得复印纸不易从盒体中掉出,且在盒体的顶面设有一杂物槽,杂物槽中可以放置笔、橡皮、剪刀等杂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戚亮,未经戚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02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