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吊脚地下连续墙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0064.2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4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喜雄;龚胜;傅伟强;易尚林;张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连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连续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吊脚地下连续墙。
背景技术
地下连续墙作为一种围护结构,其施工技术已非常成熟,在地下支护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地下硬岩层顶面比地下室底板高,且要求将支护连续墙兼作地下室外墙情况下,常规作法为连续墙在基坑底以下有一定的嵌固深度,导致墙底入岩深度大、钢筋及混凝土用量大、成孔卡锤频繁、垂直度偏差较大、成本高、工期长等问题;另外,连续墙施工过程中,墙底难免形成一定厚度的沉渣层,在岩石中成槽过程中也会对墙底岩层造成一定的破坏,或岩石本身存在一定的裂隙,导致后期墙底渗漏水和墙底的不均匀沉降等。所以,在上述情况下选择一种既能满足基坑支护和主体结构要求、入岩少、止水效果好、后期沉降稳定且施工简便的连续墙形式及工艺,是广大岩土工程技术人员一直在研究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周期快且止水效果好的吊脚地下连续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吊脚地下连续墙,包括底端伸入岩层的地下连续墙体,在地下连续墙体内的设有若干注浆管,通过注浆管注入砂浆在地下连续墙体下方形成止水注浆层。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岩层上临近地下连续墙体侧端设有连续墙护脚。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注浆管设于地下连续墙体侧端。
有益效果:此吊脚地下连续墙中的地下连续墙体同时作为基坑支护墙和地下室主体墙,二墙合一最大限度利用地下空间,地下连续墙体伸入岩层一定深度,在保证地下连续墙体作为支护结构和主体结构功能的前提下,地下连续墙体入岩深度尽可能少,以提高施工效率及降低施工成本,通过注浆管对岩层中的沉渣和岩石裂缝进行注浆加固,从而形成止水注浆层,大大提高地下连续墙体底端的抗渗性能,具有良好的止水防水效果,同时还降低地下连续墙体后期沉降的可能性,提高地下连续墙体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地下连续墙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吊脚地下连续墙,包括底端伸入岩层2的地下连续墙体1,在地下连续墙体1内的设有若干注浆管3,通过注浆管3注入砂浆在地下连续墙体1下方形成止水注浆层4。
在基坑内施工成型地下连续墙体1,地下连续墙体1同时作为基坑支护墙和地下室主体墙,二墙合一最大限度利用地下空间,地下连续墙体1伸入岩层2一定深度,在保证地下连续墙体1作为支护结构和主体结构功能的前提下,地下连续墙体1入岩深度尽可能少,以提高施工效率及降低施工成本,通过注浆管3对岩层2中的沉渣和岩石裂缝进行注浆加固,从而形成止水注浆层4,大大提高地下连续墙体1底端的抗渗性能,具有良好的止水防水效果,同时还降低地下连续墙体1后期沉降的可能性,提高地下连续墙体1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在岩层2上临近地下连续墙体1侧端设有连续墙护脚5。
通过设有连续墙护脚5,具备一定保护地下连续墙体1的作用,同时延长地下水渗透路径,提高地下连续墙体1的防渗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注浆管3设于地下连续墙体1侧端。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未经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00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音乐的毛绒玩具
- 下一篇:三角形状的乒乓球拍握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