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强磁旋流自发电负氧离子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9827.1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4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刚 |
主分类号: | A61N2/00 | 分类号: | A61N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2552 河北省任丘市华***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磁旋流 发电 离子 发生器 | ||
1.一种强磁旋流自发电负氧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该发生器包括自下而上通过丝扣串联或并联在一起的单级或多级强磁旋流自发电装置(A)、磁化矿化负氧离子蒸发箱(B)和外设的供气泵或供水泵(C),其中强磁旋流自发电装置(A)各单级连接位置可随机组合或互换,连接方式可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结合或大小齿轮增速连接,装配级数可根据制热要求和磁化强度调节,各级之间设置利于形成螺旋旋流的斜向射流孔互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磁旋流自发电负氧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磁旋流自发电供热装置(A)为单级或多级强磁磁化、螺旋分离、旋流激荡、闭合导体切割磁力线发电制热、高频次电晕放电、真空管超导介质快速换热六合一腔体,腔体内导电部件为超导或低阻易导热非导磁金属材料,旋转部件为耐热抗老化非导磁材料,各单级结构形式至少为以下七种类型之一:
第一种为鼠笼(3)闭合导体切割磁力线发电和强磁磁化式结构,该种结构包括工作筒以及工作筒外壁或凹槽内设置的强磁体环(1)、强磁体环(1)包覆的隔磁护套(2)和工作筒内部设置的鼠笼(3),其中鼠笼(3)可与多翼扇叶(4)或多翼螺旋(8)或多翼风车(10)组合为多翼扇叶鼠笼组合体(5)或多翼螺旋鼠笼组合体(9)或多翼风车鼠笼组合体(11),鼠笼(3)设置转轴,其转轴用轴承或钝形锥尖固定于相邻两射流孔阀体中心孔内;
第二种为多翼螺旋(8)旋流磁化式结构,该种结构包括工作筒以及工作筒外壁或凹槽内设置的强磁体环(1)、强磁体环(1)包覆的隔磁护套(2)和工作筒内部设置的多翼螺旋(8),其中多翼螺旋(8)设置转轴和螺旋流道,其转轴用轴承或钝形锥尖固定于相邻两射流孔阀体中心孔内;
第三种为多翼风车(10)旋流磁化式结构,该种结构包括工作筒以及工作筒外壁或凹槽内设置的强磁体环(1)、强磁体环(1)包覆的隔磁护套(2)和工作筒内部设置的多翼风车(10),其中多翼风车(10)设置转轴和风车流道,其转轴用轴承或钝形锥尖固定于相邻两射流孔阀体中心孔内;
第四种为多翼扇叶(4)旋流磁化式结构,该种结构包括工作筒以及工作筒外壁或凹槽内设置的强磁体环(1)、强磁体环(1)包覆的隔磁护套(2)和工作筒内部设置的多翼扇叶(4),其中多翼扇叶(4)设置转轴和扇叶流道,其转轴用轴承或钝形锥尖固定于相邻两射流孔阀体中心孔内;
第五种为多翼螺旋鼠笼组合体(9)闭合导体切割磁力线发电和强磁磁化式结构,该种结构包括工作筒以及工作筒外壁或凹槽内设置的强磁体环(1)、强磁体环(1)包覆的隔磁护套(2)和工作筒内部设置的多翼螺旋鼠笼组合体(9),其中多翼螺旋鼠笼组合体(9)设置转轴,其转轴用轴承或钝形锥尖固定于相邻两射流孔阀体中心孔内;
第六种为多翼风车鼠笼组合体(11)闭合导体切割磁力线发电和强磁磁化式结构,该种结构包括工作筒以及工作筒外壁或凹槽内设置的强磁体环(1)、强磁体环(1)包覆的隔磁护套(2)和工作筒内部设置的多翼风车鼠笼组合体(11),其中多翼风车鼠笼组合体(11)设置转轴,其转轴用轴承或钝形锥尖固定于两相邻射流孔阀体中心孔内;
第七种为多翼扇叶鼠笼组合体(5)闭合导体切割磁力线发电和强磁磁化式结构,该种结构包括工作筒以及工作筒外壁或凹槽内设置的强磁体环(1)、强磁体环(1)包覆的隔磁护套(2)和工作筒内部设置的多翼扇叶鼠笼组合体(5),其中多翼扇叶鼠笼组合体(5)设置转轴,其转轴用轴承或钝形锥尖固定于两相邻射流孔阀体中心孔内;
上述七种结构转轴可设置大齿轮或小齿轮,彼此组成串联或并联或串并结合的增速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磁旋流自发电负氧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化矿化负氧离子蒸发箱(B)为通过下部射流孔承接强磁旋流自发电装置(A)高强度磁化水或富含负氧离子预热空气的蒸发箱(6),箱内充装容易分解对人体有益矿物质和稀有元素的麦饭石或沸石或石榴石等,箱体上部设置磁化矿化负氧离子雾化喷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磁旋流自发电负氧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供气泵或供水泵(C)包括供气泵或供水泵(7)、进出口管汇和与蒸发箱(6)连接的持续加热和多频次产生负氧离子的循环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刚,未经王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982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刻蚀电极机构中的上电极
- 下一篇:一种低能耗和低排放的烧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