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段式加热炉滑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9792.1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4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郑显亮;曹维华;张钟铮;常宏伟;臧绍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70 | 分类号: | C21D9/70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段式 加热炉 滑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轧钢加热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棒材加热的三段式加热炉滑道。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连轧生产线的加热设备普遍采用的是预热段、加热段和均热段的三段连续式加热炉,推钢端进端出,炉内一般为四排滑道用于支持被加热铸坯。滑道由汽化冷却水管和焊接其上的耐紧密接触的热金属滑块组成,所有滑块均采取沿滑道中线头尾相接的紧密布置形式。加热过程中,被加热铸坯在推钢机作用下由预热段被推到加热段再到均热段,完成整个铸坯加热过程。
由于滑道内冷却水汽化吸收能量,且铸坯始终一个部位接触滑道,造成加热炉滑道温度低于炉内炉气温度,与其接触处的铸坯温度也低于铸坯其它部位,从而产生黑印,其最大温差大150℃。铸坯下表面黑印在轧制过程中其延伸小于对应上表面钢坯延伸量,使钢坯向低温侧弯曲,严重时超标报废。为了解决钢坯弯曲问题,被迫延长均热时间20-30min,极大增加了能源消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降低铸坯黑印温差,减轻轧件弯曲缺陷,提高加热效率,减少煤气消耗的三段式加热炉滑道。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三段式加热炉滑道,滑道上表面焊有热金属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根据滑道在加热炉内所处位置进行设置:
两侧滑道预热段、加热段均采取相邻滑块头尾相接的紧密布置,且预热段滑块均设置在滑道外侧,加热段滑块均设置在滑道里侧,均热段滑块采用纵向间隔式、横向交错式布置;
中间滑道预热段采取滑块沿滑道中线头尾相接的紧密布置,加热段与均热段均采取纵向间隔式、横向交错式布置。
所述纵向间隔式布置的两滑块头尾之间的距离为所加热铸坯宽度的2/5-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由于本实用新型滑块根据滑道在加热炉内所处位置进行设置,因此可减少铸坯黑印温差100℃,相对缩短铸坯加热时间,降低煤气消耗,并极大减少因铸坯温度不均而产生的轧件弯曲缺陷,提高钢坯的质量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三段式加热炉滑道滑块布置示意图。
图中:两侧滑道1、中间滑道2、预热段滑块3、加热段滑块4、均热段滑块5。点划线为预热段、加热段、均热段的分界线。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点划线的划分可见,本实用新型三段式加热炉系由预热段、加热段、均热段三段组成,加热炉内滑道采取四排滑道的步骤形式,即上、下2排两侧滑道1及中间的2排中间滑道2。滑道上表面焊有的热金属滑块根据滑道在加热炉内所处位置进行设置,预热段滑块3、加热段滑块4、均热段滑块5的长度均为所加热铸坯宽度的3/5。其具体布置形式为:
对于两侧滑道1:两侧滑道1的预热段采取相邻两块预热段滑块3头尾相接的紧密布置形式,且预热段滑块3均设置在两侧滑道1的外侧;加热段亦采取相邻两块加热段滑块4头尾相接的布置形式,加热段滑块4均设置在滑道里侧;两侧滑道1的均热段滑块5则采用纵向(沿两侧滑道1长度方向)间隔式、横向交错式布置,前后两块均热段滑块5头尾之间的距离为所加热铸坯宽度的2/5。
对于中间滑道2:两排中间滑道2的预热段滑块3采取沿中间滑道2中线头尾相接的紧密布置形式,加热段滑块4、均热段滑块5则均采取纵向间隔式、横向交错式布置,间隔式布置的加热段滑块4及均热段滑块5前后两块头尾之间的距离亦为所加热铸坯宽度的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97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