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承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9555.5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3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沈清水;沈裕凯;沈佩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清水 |
主分类号: | F16M13/04 | 分类号: | F16M13/04;F16M11/20;F16M11/38;F16M11/04;F16M1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须一平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承载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以夹持物件的承载装置的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中国台湾专利第M406678号专利案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支撑架”,其架体是由一顶盖、一与顶盖卡接并具有插槽组的背盖、与顶盖枢接的一左托脚与一右托脚,以及一可分离地卡入插槽组其中之一的支撑件所组成,将左托脚与右托脚分别展开后会形成一用以供可携式电子装置放入的托置槽,借此,架体能将可携式电子装置支撑在所需的仰角位置。
然而,前述架体只透过托置槽夹住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一侧边,因此,当使用者触控按压可携式电子装置时,易造成可携式电子装置产生晃动的情形。再者,前述架体并无可调整的夹持机构,因此,无法用于夹持其他不同尺寸及规格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使用上较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载装置,借由可调整的夹持机构设计,能稳固地夹持不同尺寸及规格的物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载装置,借由可调整的支撑机构设计,能稳固地将物件支撑定位在所需的倾斜角度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载装置,借由可收纳的照明机构设计,能提供良好照明物件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背景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承载装置,适于承载一物件。
承载装置包含一用以承载物件的机壳,及一设置于机壳的夹持机构,机壳包括一前端、一后端、一左端及一右端,机壳形成有至少一沿一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齿槽,及至少一沿一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齿槽,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分别用以夹持于物件前后侧的第一夹持组件,及两个分别用以夹持于物件左右侧的第二夹持组件,两个第一夹持组件其中之一啮合于第一齿槽并可沿前后方向相对于机壳滑动,两个第二夹持组件其中之一啮合于第二齿槽并可沿左右方向相对于机壳滑动。
机壳形成有两个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齿槽,及两个分别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齿槽,两个第一夹持组件分别啮合于两个第一齿槽,两个第二夹持组件分别啮合于两个第二齿槽。
各第一、第二夹持组件分别包含一啮合杆,及一可转动地枢接于啮合杆并用以夹持物件的夹持杆,各第一夹持组件的啮合杆啮合于对应的第一齿槽,各第二夹持组件的啮合杆啮合于对应的第二齿槽。
啮合杆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齿条,及多条连接于两齿条间的强化肋。
在一实施方式中,夹持杆包括一枢接于啮合杆的枢接杆体,及一设置于枢接杆体上用以抵接物件的抵接件。枢接杆体通过一万向接头枢接于啮合杆。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夹持杆包括一枢接于啮合杆的枢接杆体、一可滑动地与枢接杆体相连接的伸缩杆体、一可转动地枢接于伸缩杆体的挡止杆体,及一设置于挡止杆体用以抵接于物件的一正面的抵接件。枢接杆体通过一万向接头枢接于啮合杆。
枢接杆体具有两个相间隔的齿条部,伸缩杆体具有两个与挡止杆体枢接且分别卡扣于两齿条部的弹性扣臂。
抵接件为一吸盘或一软垫。
承载装置还包含一设置于机壳背面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一枢接于机壳的底框,及一设置于底框与机壳间用以调整机壳倾斜角度的角度调整单元。
支撑机构的底框及角度调整单元可相对于机壳枢转至一收纳于机壳背面的一收合位置。
底框前端可转动地枢接于机壳,角度调整单元包含一设置于机壳背面的定位板、一第一连接杆、一第二连接杆,及一锁定件,第一连接杆包括一可转动地枢接于对应的底框后端的第一枢接部,及一位于第一枢接部相反端的第二枢接部,第二连接杆包括一可转动地枢接于定位板的第三枢接部,及一位于第三枢接部相反端的第四枢接部,锁定件与第二枢接部及第四枢接部相配合并可解除锁定地将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锁固在一起。
定位板形成有一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形穿孔,及多对通孔,长形穿孔具有多个沿前后方向间隔排列的定位孔部,及多个长形孔部,各长形孔部连通于对应的每两个相邻定位孔部间,各对通孔间隔位于对应的长形孔部相反侧,第三枢接部为一穿设于长形穿孔内并且可脱离地卡掣于一选择的定位孔部的销杆。
第一连接杆包括一具有第一枢接部的第一滑接段,及一具有第二枢接部且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一滑接段的第二滑接段,第二连接杆包括一具有第三枢接部的第三滑接段,及一具有第四枢接部且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三滑接段的第四滑接段。
底框包含两根左右相间隔且可转动地枢接于机壳的侧杆,及一连接于两根侧杆间的拉杆,拉杆枢接于第一连接杆的第一枢接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清水,未经沈清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95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从生物质中提取脂质的方法
- 下一篇:带有高分子涂层的凸式管间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