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封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9456.7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1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郑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泰恩康制药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1/10 | 分类号: | B65B51/10;B65B51/32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4230 | 代理人: | 郭晓刚;俞诗永 |
地址: | 515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口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口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软包装袋开口封合的封口机。
背景技术
现有软包装袋,其开口的封合方法通常是间歇时加工:首先,传送机构将软包装袋传送到热封机构下方后,传送机构暂停。然后,热封机构下降对软包装袋的开口进行热封,完成后热封机构上升回到原位。接着,传送机构工作,将热封后的软包装袋传送到压合机构(冷封机构)下方后,传送机构暂停。接下来,压合机构下降对软包装袋的开口进行压合,完成后压合机构上升回到原位。最后,传送机构工作,将完成开口封合的软包装袋送走。
这种传统的加工方法,由于加工过程中传送机构需要暂停两次以便加工,因此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间歇式加工的生产效率较差的缺点,提供一种封口机,这种封口机能够在传送机构传送的时候同时完成封口的工作。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封口机,包括机架、传送机构、热封机构和冷封机构,传送机构、热封机构和冷封机构分别安装在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可夹住软包装袋开口并带着软包装袋的开口依次经过热封机构和冷封机构的袋口夹送机构和可带动软包装袋的袋体与软包装袋的开口保持同步运动的袋体传送机构。
较优的方案,所述袋口夹送机构包括前袋口夹送机构,所述前袋口夹送机构包括第一皮带传送机构和第二皮带传送机构;所述第一皮带传送机构包括第一皮带、第一主动轮和第一被动轮,第一皮带分别套在第一主动轮和第一被动轮上,第一皮带传送机构的第一皮带底端为第一直线传送区域;所述第二皮带传送机构包括第二皮带、第二主动轮和第二被动轮,第二皮带分别套在第二主动轮和第二被动轮上,所述第二皮带传送机构的第二皮带顶端为第二直线传送区域;位于第一直线传送区域的第一皮带底面与位于第二直线传送区域的第二皮带顶面接触,形成可夹住软包装袋开口并带着软包装袋的开口运动的第一夹送结构,所述第一夹送结构依次经过热封机构和冷封机构。
较优的方案,所述热封机构包括上热封板、下热封板,所述上热封板、下热封板之间留有可让第一夹送结构通过的第一间隙。
更优的方案,所述夹着软包装袋开口的第一夹送结构顶端到底端的距离小于第一间隙的宽度。
更优的方案,所述夹着软包装袋开口的第一夹送结构顶端到底端的距离比第一间隙的宽度小0.2-1毫米。这样,当第一夹送结构从上热封板、下热封板之间的第一间隙穿过时,上热封板能够对位于第一直线传送区域的第一皮带顶面加热,然后让第一皮带将热量传递给软包装袋;而下热封板能够对位于第二直线传送区域的第二皮带底面加热,然后让第二皮带将热量传递给软包装袋。因此,软包装袋被第一夹送结构夹着穿过上热封板、下热封板之间的第一间隙,在受到上热封板、下热封板挤压的过程中,同时还被上热封板、下热封板加热,因此能够实现第一夹送结构传送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热封合加工。
较优的方案,所述冷封机构包括上冷封板、下冷封板,所述上冷封板、下冷封板之间留有可让第一夹送结构通过的第二间隙。
更优的方案,所述夹着软包装袋开口的第一夹送结构顶端到底端的距离小于第二间隙的宽度。
更优的方案,所述夹着软包装袋开口的第一夹送结构顶端到底端的距离比第二间隙的宽度小0.1-0.5毫米。这样,当第一夹送结构从上冷封板、下冷封板之间的第二间隙穿过时,上冷封板、下冷封板能够对第一夹送结构进行挤压。因此,软包装袋被第一夹送结构夹着穿过上冷封板、下冷封板之间的第一间隙的过程中,同时还被上冷封板、下冷封板挤压,因此能够实现第一夹送结构传送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压合加工。
更优的方案,所述热封机构和冷封机构之间还设有两个可给第一夹送结构提供夹持力的传送导辊,两个传送导辊分别位于第一夹送结构的上方和下方,并且两个传送导辊相对于第一夹送结构上下对称。这样能够让软包装袋开口在热封机构和冷封机构之间运动的过程中第一夹送结构能够对软包装袋开口保持足够的夹持力,避免软包装袋开口相对第一夹送结构发生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泰恩康制药厂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泰恩康制药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94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推进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弧形面红外保护壳专用贴膜置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