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垃圾集装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8338.4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3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宗春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天宁荣利五金结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B65F1/1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1301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集装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集装箱,属于垃圾处理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生活垃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垃圾密度不断下降,可压缩性增加。生活垃圾由垃圾收集车收集后,送到垃圾中转站集中,通过中转站内的压缩装置将垃圾装入专用的集装箱内进行压缩装载,然后用专用的装载车将集装箱运往垃圾处理场进行集中处理。压装的目的是减容、增重,增加转运车的装载量,减少车辆的空载率,降低运输成本,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现在所采用的装载垃圾的集装箱一般有以下几类:一是自行装载、压缩,这种集装箱上设有装载垃圾的料斗和压缩垃圾的装置,料斗将垃圾从集装箱上部或侧面的开口处投入集装箱中,然后由设于集装箱内的压缩装置将垃圾压缩在集装箱内,最后转运到垃圾处理场处理,由于这种集装箱内需要设置压缩垃圾的装置,使得集装箱结构复杂,箱内容积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制造成本高,垃圾装载量低;二是闸门式结构的集装箱,通过设置在垃圾中转站内的压缩装置将垃圾从集装箱的闸门处装载压缩到集装箱内,然后转运到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这种闸门式集装箱箱内容积大,装载量得到了保证,但是很容易发生垃圾的夹带和散落,造成二次污染;三是侧开门式垃圾集装箱,通过设置在垃圾中转站内的压缩装置,先在压缩装置内压缩减容后,再装载到集装箱内,这种集装箱结构最为简单,装载量大,但是这种集装箱克服压缩减容后的垃圾回弹效果非常差,极易发生垃圾散落和抛洒的情况,二次污染情况严重,并且全人工辅助,危险性大;四是换位门式垃圾集装箱,由垃圾中转站内专门设置的压缩装载设备从换位门处装载垃圾,并在箱内进行压缩减容,这种集装箱克服了垃圾回弹效果,防止垃圾的夹带和散落,但是需要配置专用的垃圾压缩装载设备,硬件条件要求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垃圾集装箱,它能够容纳较多的垃圾,避免了垃圾在运送过程中的侧漏发生的二次污染现象,收集、运输、卸载垃圾也比较方便,缩短了垃圾运转处理时间,减少了人工及运输成本,清洁卫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集装箱,它包括集装箱体、卸料门、顶盖门组件和开合卸料门的卸料门开门机构以及开合顶盖门组件的顶盖门组件开门机构,集装箱体的前端设置有起吊钩,集装箱体的底部安装有滑轮组,缺料门的顶端铰接在集装箱体的后端,卸料门开门机构设置在卸料门的底端与集装箱体之间,顶盖门组件安装在集装箱体的顶部,顶盖门组件开门机构设置在顶盖门组件与集装箱体之间。
进一步,所述的集装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污装置,排污装置包括排污水箱、排污阀和开在集装箱体的底壁上并且位于排污水箱上方的排污孔,排污阀连接在排污水箱的排污口上。
进一步,所述的卸料门的底端具有门扣,所述的卸料门开门机构包括棘轮扳手、丝杆、固定杆、推拉杆、连接轴和固定连接在连接轴上并可使连接轴转动的连接片以及可与门扣扣接的若干门钩,固定杆固定连接在集装箱体上,棘轮扳手与丝杆配合并套装在丝杆的中部,丝杆的一端与固定杆固定连接,丝杆的另一端与推拉杆连接,推拉杆的另一端与连接片铰接,连接轴可旋转地支承在集装箱体的底部,门钩固定连接在连接轴上。
进一步,所述的顶盖门组件由两扇折叠门和一扇平移门组成,所述的折叠门由两个半门铰接而成,平移门位于两扇折叠门的中间,所述的顶盖门组件开门机构包括设置在折叠门两侧的滑柱和设置在集装箱体两侧壁上的滑槽以及安装在折叠门上的拉手,平移门的两侧也设置有滑柱,滑柱可滑动地嵌装在滑槽内。
进一步,所述的顶盖门组件由两扇可翻转箱门组成,所述的顶盖门组件开门机构也有两个,每扇可翻转箱门对应一个顶盖门组件开门机构,顶盖门组件开门机构包括主轴、若干连杆、连杆支座和驱动主轴旋转的驱动装置,主轴可旋转地支承在集装箱体上,连杆的一端与主轴固定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连杆支座铰接,连杆支座安装在可翻转箱门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的顶盖门组件开门机构还包括两对从动连杆和从动连杆支座,两个从动连杆支座分别安装在集装箱体的前、后部,两个从动连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集装箱体的前、后壁上,另一端分别与相应的从动连杆支座铰接。
进一步,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手摇柄、第一链轮、动力轴、链轮支杆、第一链条、第二链条和套装在主轴上的第四链轮以及套装在链轮支杆上的第二链轮和第三链轮,手摇柄和第一链轮固定连接,并且均套装在动力轴上,第一链条连接在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第二链条连接在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天宁荣利五金结构件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天宁荣利五金结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83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