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触网线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8030.X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6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谭志忠;庄载赐;张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诺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孔凡亮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网线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系统,尤其是一种接触网线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轻轨的运营过程中,轻轨列车通过受电弓上的滑板与接触线相接触进行取电,作为轻轨列车的牵引电源及其它用电设备的电源。在高速电气化轻轨列车线路系统中,轻轨列车必须保持稳定的受流状态。因此作为直接与接触线接触的取流关键设备-受电弓滑板的状态极为关键,它关系到机车能否稳定、可靠地从接触线取电。由于受电弓滑板与接触导线长期接触,不可避免的发生磨损,而导致轻轨列车受电性能变差;若发生异常状况时,使得滑板表面异常脱落,就会导致发生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对滑板表面磨损状况进行监测,以保证轻轨列车的稳定、安全运行。
目前,对受电弓滑板表面的磨损检测,大部分还是采用较为原始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人工每天在轻轨列车出库和入库的时候进行目测,其效率低、精度差;检查结果依据人为经验判断,容易出现误判。
中国申请号“201010618869.4”,名称为“一种受电弓滑板磨耗监测系统”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受电弓滑板磨耗监测系统,包括三维立体相机(3D 相机)和激光器,三维立体相机和激光器连接PLC控制器,由PLC控制器控制其开闭,PLC控制器还连接有工控机,工控机与三维立体相机之间通过宽带网络连接,可通过宽带网络接收三维立体相机传送的照片,并将其存储。受电弓通过时,三维立体相机能够将拍下的受电弓顶部照片通过宽带网络发送给工控机,工控机通过对三维照片进行分析,可清晰的得出受电弓顶部滑板的三维坐标值,从而可得出滑板的磨耗情况。
然而,由于现有的接触线都是直线型的,会对滑板产生部分阻挡,即有疏漏的部分,无法进行全面观察,容易造成误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能够自动对受电弓的滑板表面的磨耗情况进行全面监测,且检测效率和精度高的接触网线检测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触网线检测系统,其包括接触网线和设置在该接触网线一侧的检测装置,所述接触网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水平延伸部、弯折部和第二水平延伸部,该第二水平延伸部与第一水平延伸部不在同一水平高度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与第二水平延伸部的水平间隔距离为20~40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与第二水平延伸部的水平间隔距离为30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控制器及两分别与该控制器相连接的扫描检测组件,两扫描检测组件对应设置在与其对应第一水平延伸部或第二水平延伸部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扫描检测组件包括闪光灯、激光器、第一工业相机和第二工业相机,所述第一工业相机和激光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或第二水平延伸部的上侧边位置,所述第二工业相机和闪光灯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或第二水平延伸部的下侧边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接触网线的横截面外形轮廓呈“工”字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接触网线设有弯折部,且第一、第二水平延伸部不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能让检测装置较好拍摄滑板的上部分和下部分图像,然后通过中间重合部分进行图像组合,从而得出滑板的整体磨耗图像,不会有疏漏部分,有效解决接触网线对滑板进行阻挡的问题,方便更为清楚的、直观的、准确的得出滑板的磨耗情况,避免出现误判,以有效制定滑板更换计划,及时发现受电弓的运行故障,确保行车安全;而且接触网线呈工字形,整体结构强度大,稳定性高,不仅确保与滑板良好接触性,还有效延长了使用寿命,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接触网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局部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触网线检测系统,其包括接触网线1和设置在该接触网线1一侧的检测装置2,所述接触网线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水平延伸部11、弯折部12和第二水平延伸部13,该第二水平延伸部13与第一水平延伸部11不在同一水平高度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11与第二水平延伸部13的水平间隔距离h为30毫米。其它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使用要求,将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11与第二水平延伸部13的水平间隔距离h设置为20~40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诺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诺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80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后视镜
- 下一篇:压力数显遥控防超载汽车尾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