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水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7970.7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3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刘临川;刘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临川;刘临伟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B3/03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224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水装置,特别是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属于集水设施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地理位置不同,许多地区连年少雨、缺水、干旱,即使到了雨季,也会因无法有效地收集雨水,而白白浪费宝贵的雨水资源,从而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极大不便。尽管近年来国家推行诸多集水措施,如母亲水窖等,并且解决了不少地区用水难的问题,但由于收集雨水的方式往往是通过沟、渠将水引流到水窖中,难于避免地会随流带入杂质及泥土,既影响水质,又不便于清理,久而久之会因淤泥而缩小水窖容积。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雨水收集难,且会随流带入杂质及泥土,同时难于清淤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接收集洁净雨水,且便于清淤的雨水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其上带入水口、出水口的贮水箱,其特征在于贮水箱的入水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滤水箱出口连通,滤水箱入口通过第一管道与集水体下水口相连,以通过集水体收集雨水后,送滤水箱过滤,再将过滤雨水送贮水箱贮存、备用。
所述集水体包括一敞口锥体,该敞口锥体的锥底设有带控制阀的排水口,该排水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滤水箱入口相连,以便直接收集雨水,并送入滤水箱中。
所述滤水箱为一带空腔的箱体,箱体上部设有上盖,底部设有带阀门的排淤口,空腔内装有沙石等过滤材料,出口内侧设有滤网,以便送入的雨水经沙石料过滤尘土等颗粒物,再经滤网滤除杂草、枯枝等漂浮物后送出。
所述贮水箱为一中空箱体,箱体底部设有带阀门的排淤口,上部设有溢流口,以便根据需要适时清淤,同时通过溢流口排出多余水,保持设定水量。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方便地在下雨时,直接有效地收集雨水,并在收集过程中过滤雨水中的尘土等颗粒物以及杂草、树叶等漂浮物,使进入贮水箱的水保持洁净、清澈,以满足人们的生活水需要,同时可根据实际需要,方便地清除滤水箱及贮水箱底部的积淤,更换或清洁滤水箱中的沙石料和滤网,以保持其过滤效果,可安装在农村和城镇的屋顶、庭园以及田间、地头、路边等,为少雨、缺水、干旱地区提供一种理想的雨水收集、过滤、贮存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之内容并不局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其上带入水口5、出水口9的贮水箱7,其特征在于贮水箱7的入水口5通过第二管道4与滤水箱1出口连通,滤水箱1入口通过第一管道12与集水体14下水口相连;所述集水体14为一敞口锥体,该敞口锥体的锥底设有带控制阀13的排水口,该排水口通过第一管道12与滤水箱1入口相连;所述滤水箱1为一带空腔的箱体,箱体上部设有上盖2,底部设有带阀门的排淤口10,空腔内装有沙石料11,出口内侧设有滤网3,以便送入的雨水经沙石料11过滤尘土等颗粒物,再经滤网3滤除杂草、枯枝等漂浮物;所述贮水箱7为一中空箱体,箱体底部设有带阀门的排淤口8,以便根据需要适时清淤,上部设有溢流口6,通过溢流口6排出多余水,保持设定水量,如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临川;刘临伟,未经刘临川;刘临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79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